出品:新浪财经创投Plus



  编辑整理:shu

  基于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0月新增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共12家,同比增长20%,环比环比增长200%;;新增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分别为127只、267只,合计新增394只,与9月相比下降29.3%,但较2024年同期涨幅达54.5%。



  国内一级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457起融资事件,同比小幅增长8.0%,环比下降33.4%;披露总融资额约428.80亿元,同比增长118.4%,环比下降3.3%;平均单笔融资额同、环比分别提升102.2%、45.2%至9382.92万元,创下年内第二高。

  新浪财经创投Plus本月聚焦市场活跃度较高的3家机构,围绕其投资节奏、阶段、行业偏好以及被投项目等方面展开解读。

  10月投资事件数同环比双增 近八成投向早期阶段项目

  结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天眼查公开披露的信息,同创伟业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首批专业私募股权投资公司,2015年顺利挂牌新三板。截至目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350亿元,聚焦“大健康、大科技、大信息”等新兴产业,累计投资企业逾700家,其中120家已成功上市

  2025年截至10月,同创伟业共登记备案了2只基金,注册出资额合计9.375亿元。其中,深圳市同创智享种子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总规模为2亿元,由同创伟业联合深圳市天使母基金、深圳市宝安区引导基金及深圳市前海引导基金共同设立。该基金将紧扣深圳“20+8”产业集群规划瞄准前沿领域,重点挖掘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壁垒的“硬核”项目。

  而刚成立的深圳市同创网络与通信和智能终端产业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总规模为7.375亿元,由同创伟业与深圳市引导基金、汇通金控出资设立,三家机构目前持股比例分别为61.0%、27.1%、11.9%。

  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同创伟业实现总营收2.08亿元,同比下降43.0%,归母净利润录得3888.76万元,同比减少20.3%。营收、净利双双下降,主要因为基金管理费收入减少及投资收益下降,新募基金规模未完全对冲存量基金规模的收缩,由于本期无重大IPO退出或二级市场减持,导致其公允价值变动与投资收益合计锐减71.5%。

  统计区间内,同创伟业公开披露的股权投资事件共9起,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12.5%,环比激增80.0%。往期数据显示,同创伟业2024年10月、11月及2025年3月、10月投资活跃度较高,其余月份基本徘徊在中位数5起投资事件上下。

  从投资阶段来看,同创伟业展现出早期主导、全阶段覆盖的特征,其天使轮和Pre-A轮获投项目合计占比达77.8%,强化了对高潜力赛道的早期布局;处于成长期的B轮和相对成熟期的D轮的被投企业各占11.1%,既平衡了早期投资的高风险,也通过成熟项目的稳定发展获取收益。

  从所关注的行业赛道来看,本月同创伟业超三分之一的参投项目集中在人工智能行业,皆为AIGC公司,覆盖视觉多模态算法、机器学习模型、脑机接口等细分领域,契合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生产制造和先进制造合计占比44.4%,从侧面展现机构对产业转型升级领域机会的重视。

  就投资区域分布而言,同创伟业被投企业中超33%注册于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和人才高地,北京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领域项目密集,资源丰富,与机构的投资策略相吻合。另有三分之一获投项目集中于广东省,其中位于深圳的获投项目约占22.2%。

  时隔一年再投陶世智能 加码人形零部件

  减速器产品研发生产商「陶世智能」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由南山战新投、同创伟业、领阳基金及霜叶创投联合投资。值得一提的是,陶世智能一年前的首笔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便是同创伟业独家出资。

  陶世智能成立于2024年,前身是2016年成立的深圳市陶氏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系全球首家实现微型环面包络蜗轮蜗杆量产的企业。公司现致力于提供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直驱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微型环面包络多齿咬合高性能减速机,应用与工业机器人、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本轮所融资金将用于微型减速器的规模化产线建设与提升、新一代灵巧手关节模组的深度开发及市场的拓展布局,预计2026年将实现年产10万台减速器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