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央行行长约阿希姆・纳格尔周五表示,为探索人工智能的潜在用途,他目前正借助这一技术检测自己的演讲会被如何解读,以及在鸽派 - 鹰派立场区间中是否达到了恰当平衡。

  部分投资银行已开发大型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工具,用于分析央行的演讲、采访和新闻发布会等公开内容,以判断政策讨论背后的基调。它们希望借此比其他机构更早预测央行的政策决策。

  集团(UBS)表示,其已构建了跨度超过 20 年的数据集,并认为欧洲央行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的基调变化会领先政策利率调整和市场重新定价,尤其是在紧缩周期中,有时这种领先时间可达数月。

  “我发表演讲时,演讲稿并非由人工智能撰写,但我们会用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对演讲稿进行检测,以了解外界会如何解读其中传递的信息,” 纳格尔在德国央行的一场活动中表示。

  “这篇演讲是偏鹰派,还是偏鸽派?” 纳格尔说道,“因为作为央行官员,我们的言论会对市场产生影响,所以在表达方式上必须非常谨慎 —— 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在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中,纳格尔通常被认为是立场更偏鹰派的成员。鉴于德国在欧元区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政策讨论中鹰派立场的转变可能预示着权力平衡的变化,他的言论一直备受关注。

  长期以来,纳格尔始终认为,通胀水平有望维持在欧洲央行 2% 的目标水平,相关风险处于平衡状态,因此进一步放宽政策的门槛相当高。

  自今年 6 月以来,欧洲央行一直维持政策不变。目前市场认为,今年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纳格尔主张在央行运作中进一步运用人工智能,他表示,即便在近期,人工智能也还有更多潜在应用场景,银行业监管领域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