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武汉大学发布讣告,该校原校长刘道玉因病医治无效于当天15时33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2岁。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1月11日(星期二)上午8时在武昌殡仪馆天元厅举行。
公开资料显示,刘道玉1933年11月出生于湖北枣阳,1953年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被评为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他先后任武汉大学教务处处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校长。
武汉大学的讣告写到,刘道玉同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在教育部任职期间,作为会议秘书长之一参与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参与组织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研究生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
在恢复统一高考及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刘道玉发挥了积极作用。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他率先推行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插班生制、转专业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武汉大学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这段时期也是刘道玉主政武大的黄金岁月。据当年的学生回忆,他们在路上可以拦住这位校长,一起讨论问题。刘道玉的个人魅力加上积极的改革措施,使得武汉大学成为全国各地学生最向往的高等学府。

作为杰出的教育家,刘道玉认为,改革是破旧立新,不破旧便不能改革。他在武汉大学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开设导师制和学术假制,使得教师队伍形成学术至上的作风;学分制、主辅修制。使学生可以自主形成知识结构;让学生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插班生制、贷学金制为学生的学习广开方便之门。
刘道玉的专业是化学,最初的梦想职业是成为化学家、发明家。他为学生讲授《辐射高分子化学》等课程,编写《有机氟化学》教材,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科学通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奖项。
退休之后,刘道玉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继续关心教育事业发展,致力于爱的教育、创造教育研究,出版相关著作二十余部,为推动创造性人才培养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