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和委内瑞拉关系持续紧张。
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已制定了针对委内瑞拉的三种军事行动方案,打击目标直指总统马杜罗。
自今年 9 月以来,美国以 " 打击贩毒 " 为名,在委内瑞拉附近海域频繁开展军事行动,对所谓 " 可疑船只 " 猛烈打击,加剧了南美地区的紧张局势。
特朗普政府不断加强在南美军事存在,巩固对 " 后院 " 控制,折射出 21 世纪美国重新吹响 " 门罗主义 " 的号角。

当地时间 10 月 26 日至 30 日,美国导弹驱逐舰 " 格雷夫利 " 号在委内瑞拉附近的海域进行军事演习。
" 新门罗主义 " 全面升级。
1823 年,时任美国总统詹姆斯 门罗提出 " 门罗主义 ",宣称 "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名义上反对欧洲列强干预美洲事务,实则是为美国在美洲渗透扩张、建立霸权打造 " 理论武器 "。
早在第一任期,特朗普就已显现出 " 门罗主义 " 的倾向。2018 年 9 月,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公开声称 " ‘门罗主义’是一个成就 ",并表示其政府 " 正重新将‘门罗主义’作为美国一项正式的外交政策 "。
进入第二任期后,特朗普将传统的 " 门罗主义 " 升级为更具侵略性的霸权策略,试图通过强化对美洲的控制,将 " 美洲人的美洲 " 转变为 " 美国人的美洲 ",打造 " 新门罗主义 "。
从排除欧洲到遏制中国。
传统 " 门罗主义 " 的核心是隔离欧洲,阻止欧洲干涉美洲事务;而特朗普的 " 新门罗主义 " 则视中国在美洲的存在为核心威胁。
作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地区是 " 一带一路 " 的重要参与方,中拉近年来的合作持续深化。
然而,特朗普政府非常警惕拉美国家与中国开展合作,极力渲染 " 中国在拉美影响力 ",视 " 一带一路 " 倡议为洪水猛兽,大肆污名化中拉间正常国际合作。
今年以来,特朗普胁迫巴拿马退出 " 一带一路 " 倡议,阻挠中国与智利合建太空天文台项目,施压阿根廷终止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

10 月 14 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阿根廷总统米莱。
美国全面对抗压制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将南美作为大国博弈的前哨,远超传统 " 门罗主义 " 的地域范畴,极力巩固其在西半球的传统霸权地位。
从政治颠覆到极限施压。
传统 " 门罗主义 " 的干涉手段多局限于政治操控、外交孤立等方式,而特朗普的 " 新门罗主义 " 则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的施压体系,其强度与覆盖范围均属空前。
军事上,美军在加勒比海大规模增兵,组建联合特遣部队,多次对拉美的敌对国家进行军事施压。
经济上,特朗普以关税手段胁迫多国服从,包括对巴西加征 50% 关税、对墨西哥威胁征收 25% 汽车关税,并将贸易政策与移民、禁毒等议题深度捆绑。
法律上,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打击贩毒集团为名,为跨境军事行动制造法理依据,同时通过长臂管辖冻结委内瑞拉海外资产。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打击画面。
因此,美国对美洲的干预已升级为系统性压制,标志着 " 新门罗主义 " 的危险进化。
从价值观包装到赤裸交易。
传统 " 门罗主义 " 虽具霸权本质,但仍以 " 民主自由 "" 区域自治 " 等价值观作为包装。
特朗普的 " 新门罗主义 " 则彻底撕下伪装,奉行利益至上的赤裸交易逻辑,其核心是极端化的 " 美国优先 " 原则。
美国不再致力于塑造价值观同盟,而是以 " 胡萝卜加大棒 " 攫取直接利益:萨尔瓦多同意接收美国遣返人员,便获得 600 万美元援助;厄瓜多尔为配合美国设立军事基地的意图,不惜推动公投解除相关禁令;阿根廷总统米莱积极向美国靠拢,获得 200 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的支持。
这表明,无论 " 门罗主义 " 的幌子如何变换,实质始终是对外扩张与霸权干涉的借口,美国向来都将拉美地区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
特朗普强推 " 新门罗主义 " 的考量。
特朗普在美洲重新强化并推行 " 新门罗主义 ",并非偶然之举,而是其为应对全球格局变化、维系自身霸权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政治利益驱动。
近年来,美国社会民生问题日益严峻,这些问题深刻影响了政局走势,并成为特朗普政府推行 " 新门罗主义 " 的重要内驱力。
对内,特朗普将美国内部的毒品泛滥、非法移民、产业空心化等社会问题通通归罪于拉美各国,逼迫它们出卖自身利益来帮助转移国内矛盾,以塑造的 " 强硬形象 " 换取选票。

对外,特朗普政府借 " 新门罗主义 ",试图通过扶持亲美政权巩固其区域霸权。
一方面,美国全力推动拉美地区政治 " 右转 "。美国就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所涉 " 政变指控 " 向巴西政府施压,通过关税制裁干涉司法进程,为其政治回归铺路;资助支持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委内瑞拉反对派人物马查多,意图将其培养为美在委的 " 代理人 ";将 " 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 "(CPAC)引入拉美,系统性输出极右翼思想,支持智利、洪都拉斯等国的右翼候选人竞选。
另一方面,对拉美反美国家极力压制。
这种 " 内政外溢 " 的策略,充分暴露了 " 新门罗主义 " 的利己本质,为 " 美国优先 " 政策扫清障碍。
争夺关键资源。
特朗普政府推行 " 新门罗主义 " 另一目标在于掠夺拉美资源。
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是美国的重点觊觎对象,美国意图通过军事施压和政权更迭,掌控委内瑞拉石油产业,维护自身能源战略利益;对于巴西、玻利维亚等国的 " 锂三角 " 资源,美国力图阻挠其技术自主和产业链升级,维持在新能源领域的垄断地位。
此外,美国对巴西 PIX 即时支付系统发起贸易调查,实质上是要遏制拉美地区的 " 去美元化 " 趋势,维护美元霸权对该区域经济的控制力。
美国这种以资源掠夺为核心的扩张行径,严重侵害了拉美国家自主发展的权利,最终目的是独霸拉美,复刻 " 帝国主义 " 时期的大国权力扩张模式。
地缘战略收缩。
随着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历史潮流,美国固守的零和博弈思维日益不合时宜,在中东、亚太等地区的影响力也相对下降。

2025 年 5 月 13 日,中国最高领导人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在此背景下,美国战略重心从全球扩张转向巩固周边核心势力范围,通过强化在加勒比海的军事存在,意在打造一个 " 绝对安全区 ", 从而在多极化格局中竭力确保自身的战略纵深与资源安全。
特朗普政府的 " 新门罗主义 " 本质上依旧是在拉美推行霸权主义和干涉主义,只会引起更多拉美地区国家的反对和抵制。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持续演进,以南方国家为主的拉美地区寻求战略自主的意愿只会越来越强," 新门罗主义 " 从诞生起就充满了地缘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其最终结局不言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