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移民开放政策10年后,德国对寻求庇护的移民传达了一个信息:是时候回去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德国总理默茨近日表示,“叙利亚内战已经结束,(避难者们)没有任何理由继续留在德国避难。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开始遣返。”默茨还表示已邀请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访德讨论相关事宜,希望在德叙利亚人回国参与重建。

德国总理默茨
此外,德国政府还给放弃到德国的阿富汗人发钱,并提供实际援助。
德国的政策右转,标志着2015年难民危机后形成的“欢迎文化”正在消退。
11月7日,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副会长丁纯在“全球变局下的欧洲与中欧关系”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三海论坛上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一定程度上,这是难民危机后逆全球化的后果。反移民的极右翼政党支持率飙升,迫使主流政党趋于保守。
德国政府内部对移民问题的观点并不统一,默茨的言论招致“过于强硬”的质疑。丁纯进一步表示,德国很难完全放弃10年前的难民政策,但在极右翼支持率飙升的现实执政压力下,中间派右转已成必然。
从“能做到”到“想遣返”
“我们能做到。”
2015年,来自中右翼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的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以这个口号,决定开放边境、接收难民。起初,德国人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但很快,这就成为默克尔的政治负担。
超过100万人越境进入欧洲,成为自二战以来,欧洲大陆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大部分人是逃离叙利亚内战的难民。开放边境的两周后,由于难民大量涌入,默克尔被迫对德国边境实施管制。
10年后,德国的难民人数从2014年的75万攀升至2024年年底的330万,其中近120万人在2015年和2016年提交庇护申请,多数来自叙利亚、伊拉克或阿富汗。
截至今年8月底,在德叙利亚人有逾95万,其中920人已收到驱逐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1月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在德移民的就业率为69.6%,比德国公民低10.3%,明显低于经合组织其他国家。
和默克尔同属基民盟的默茨,如今指责默克尔的移民政策,并“试图进行纠正”。默茨认为,这一开放政策促成了极右翼德国选择党的崛起。11月3日的民调显示,德国选择党以26%的支持率领跑。
“过度全球化后,所有人会心存芥蒂:一方面,缺少移民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缺少劳动力;另一方面,移民又会被认为‘抢走’本国人的利益。造势者会放大其中的议题,基于此对民众做出表态。”丁纯表示。
在丁纯看来,相较默克尔,默茨上台前后对移民的态度一直更保守。“上台前,他和德国选择党一起提出了(针对移民的)议案,被攻击‘和极右站在一起’。上台后,他开始限制移民,采取一系列收紧动作。我认为,他现在的表态不是心血来潮。”丁纯分析称。
德国对移民的右转也是欧洲的缩影。对安全的担忧、经济负担和两极分化的政治,助长了民粹主义的兴起。在过去两个选举周期中,反移民的极右翼政党在欧洲各国议会中的席位几乎翻了一番,重塑了欧洲人看待、讨论移民问题的方式。原本对移民较为温和的中间派和左翼政党立场转向强硬,以阻止极右翼的崛起。
“德国右转已是现实”
近期,德国政府已开始着手准备遣返,与叙利亚政权官员建立联系,安排驱逐在德国的叙利亚籍罪犯,鼓励其他人自愿离开。今年上半年,约1000名叙利亚人得到政府援助返回本国。
但执政联盟内的立场尚未统一。德国外长、同为基民盟成员的瓦德富尔此前和政府立场相同,但日前在访问了叙首都大马士革一处被毁街区后称,叙利亚局势还不够稳定和安全,无法让许多人迅速返回。
“我从未亲眼见过如此广泛的破坏,也无法想象。人们在这里很难有尊严地生活。”瓦德富尔说。
这番言论招致政府中保守派和极右翼政客的抵制。一些人认为,二战后德国重建了自己的家园,现在叙利亚人也应该这样做。默茨还建议,“拒绝返回者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被驱逐出境”。
为了掩盖和默茨之间的立场差异,瓦德富尔随即改口称,将积极参与追求政府的共同目标,增加驱逐移民的数量,包括叙利亚人。最终,德国政府发言人科内柳斯淡化了这场联盟党内的龃龉,“当然,总理支持外长。”
“德国政府面临缺少劳动力、养老压力大的结构性问题,以及民意的现实考验。不论往左转还是往右转,在塑造叙事的过程中,领导人会不断寻找平衡点。面对各种社会压力,政治家的表态有时会此一时彼一时。比如默茨也提到过,许多叙利亚人是高质量的工程师。”丁纯说。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指出,执政联盟中的中左翼社民党强调社会正义,主张对移民更温和,赞扬了瓦德富尔的“现实主义”,与默茨的观点相左。德国政府在移民问题上会采取何种强硬立场还有待观察。
但在丁纯看来,德国在移民问题上趋于右转已是现实。“德国存在社会民主主义传统,默茨想推翻默克尔的政策并不现实,但选票很实际。右转是现实,在德国、在其他国家都是如此。”丁纯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