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围绕“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全国整体进入流感流行季,流感活动水平明显上升,并整体呈现南方高于北方态势。
国家疾控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副司长席晶晶介绍,现在已经进入初冬,受气温下降、病媒生物活跃程度降低等因素影响,结合传染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多渠道监测结果,目前,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鼻病毒感染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正在进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也处于多发季节,学校、托育机构等重点场所存在聚集性疫情风险;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有境外输入风险,南方部分省份仍有本地传播风险。
席晶晶表示,入冬后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进一步增大,室内活动增多,空气流动性减弱,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流行的风险持续增加,全国多地已经发布健康风险提示。国家疾控局建议公众及时接种流感等疫苗,特别是家里有“一老一小”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在人群聚集的场所要加强个人防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王大燕介绍,随着各地陆续换季进入秋冬,急性呼吸道疾病更易高发,流感病毒预计是今冬明春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病原体。她表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原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病原体。现阶段,检出的病原体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王大燕预计今年秋冬季我国流感疫情高峰可能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监测数据显示,往年开始进入流感流行季的时间一般都是在10-11月,个别年度也有9月份开始,流行高峰一般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依托中国流感监测系统,疾控部门对各地流感活动实时开展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当前我国总体流感活动属于上升阶段,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过95%,有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期流行。
目前,全国流感总体处于中流行水平,各省份的流行强度有所区别,有23个省份处于中流行水平,其他省份处于低流行水平,大致来看,南方省份流感活动高于北方。本次流行季前期将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流行,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不同型别和亚型在各地区的比例会有所不同,仍为季节性流行水平,流行强度近期还将进一步上升。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焦振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期,流感活动明显上升,预计还将持续上升一段时间。国家疾控局高度重视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前作出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坚持科学防控的原则,加强疫情形势分析研判,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教,营造全社会科学防控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