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随着成千上万的无人机盘旋在战场上空,俄乌激烈攻防之间,双方技战术创新层出不穷。

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报道,俄罗斯军方近日在社交平台发布两段视频,展示了经过特殊改造的坦克和步兵战车。

俄军 " 刺猬坦克 "。图 / 比利时 " 陆军知识 " 网站

从新闻图片中可看到,一辆 T-80BVM 主战坦克如同刺猬一般,浑身 " 长满 " 尖刺,因此也被各国网友戏称为 " 刺猬坦克 "。

有分析称," 尖刺 " 其实是一捆捆的集束铁丝。俄军士兵就像插花一样,将之密集覆盖在炮塔和发动机等要害部位,无数根金属线向外突出,可起到引爆来袭无人机、破坏其螺旋桨的作用。

俄罗斯军事专家表示,相比此前使用的焊接钢结构防护框,这些集束铁丝不仅重量更轻、防护范围更大,而且即使在战斗中损毁,替换起来也很方便。

此外," 刺猬坦克 " 还加装扫雷滚轮和反应装甲,车顶配备无线信号干扰器,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战场生存力。

但也有说法认为,上述改装可能会影响坦克越野性能,并对车内乘员在发生意外时尽快撤离造成一定阻碍。

虽然 " 刺猬坦克 " 并非坚不可摧,但据比利时 " 陆军知识 " 网站称,乌军平均需要耗费 8 架无人机,才能瘫痪这样一辆钢铁巨兽。

除了让战车 " 身披铠甲 " 等被动防御措施,俄乌 " 无人机大战 " 的较量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

据报道,前线俄军摸索出一套 " 守株待兔 " 的打法,即操控多架无人机悄悄飞往位于乌军后方的必经之路,然后停在路面等待战机。

外媒称,相比让无人机长时间悬停空中,漫无目的地搜寻目标,俄军此举不仅可以省电,还能隐蔽设伏,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但没过多久,接连吃亏的乌军就有了对策,出动携带小型炸弹的无人机群,沿事发道路展开 " 地毯式 " 搜索。

他们只要发现不明无人机停在路面,就抢先投弹将其炸毁。而这场猎手间的对抗,或许正应了那句老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