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独角金融
作者 | 郑理
管理规模超7400亿元的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证全球基金”)高层迎来重磅调整。
11月7日,兴证全球基金原总经理庄园芳升任董事长,原副总经理陈锦泉于11月6日起接棒总经理一职,同时兼任财务负责人。
庄园芳早在6月份就已经暂时接替因年龄原因辞任董事长的杨华辉,在此之前庄园芳也曾有过一年多代理董事长的经历。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兴证全球基金管理规模达7414.32亿元,在行业排名第18位,与其他券商系公募相似的是规模结构呈现明显的“固强权弱”格局,固收类占比77.57%,权益类占比19.96%。
兴证全球基金的业绩上半年增长显著,不过在公募行业竞争激烈以及费率改革之下,传统盈利模式遭受挑战,庄园芳与陈锦泉组成的新管理团队,挑战不小。
1
“女将”升任董事长,新总经理实战经验丰富
公开信息显示,庄园芳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拥有33年金融从业经验,是金融界一位“老将”。
从履历看,庄园芳长期在兴证系担任高管。1992年,庄园芳加入,2005年任副总裁,分管自营、研究、机构、固定收益等核心业务板块。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首次代理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职务,这段任职经历持续了一年零2个月。
2017年1月起,庄园芳兼任总经理,2023年转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全面统筹投研、运营与财务体系。6月份,前任董事长杨华辉卸任后,庄园芳代理董事长,直到近日公司官宣其正式“执掌”。
前任董事长杨华辉,曾任上海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后又陆续参与筹建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与杭州分行。后来,又先后执掌联华国际信托和兴业国际信托。
自2017年起,杨华辉担任兴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0年10月起担任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职务。直到2025年6月23日,杨华辉卸任了兴业证券和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等一切职务。
在杨华辉担任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的4个完整年度,2021年-2024年末,公司基金规模从4546亿元猛增至6514亿元,增长1968亿元,增幅达43%。

图源:罐头图库
新任总经理、财务负责人陈锦泉,是一位从业超过26年的老将,1999年进入证券行业,是国内较早一批证券金融专业科班出生的投资人。
公开资料显示,陈锦泉历任投资经理、平安保险资产运营中心高级组合经理、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
2010年,陈锦泉加入兴证全球基金,历任公司副总经理、固定收益部总监、专户投资部总监等岗位,15年后,升任为公司“二把手”。
陈锦泉与庄园芳均在公司任职超过15年,且二人也共事十余年,算得上配合默契的“老搭档”。
陈锦泉不仅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管理过的基金也成绩斐然。早在2011年5月至2015年年初,陈锦泉曾管理过兴全绿色基金,任职回报90.7%,年化回报 18.78%,位居同期同类前3%。
陈锦泉此前曾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权益资产的持续吸引力已经成为共识。面对资产荒和充裕流动性,聚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仍是获取超额回报的最优解。”从投研一线逐步走上管理岗位,陈锦泉是从公司内部成长的高管,此次晋升也被业内视为“专业派掌舵经营”的代表。此次兴证全球基金“将帅”齐换,市场期待这家老牌公募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公募江湖里为投资者创造稳定的回报?
2
一年管理规模增长千亿,近5年收益率跑输同类平均
作为国内头部公募机构,兴证全球基金成立于2003年。成立之初,公司名称为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后来名称经历了多次变更。
2008年1月,证监会批复同意全球人寿保险国际公司受让公司并成为股东,与兴业证券共同持股,其中兴业证券持股51%,全球人寿保险持股49%。
2008年8月25日,公司名称变更为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6年12月28日,公司名称变更为“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3月18日,公司名称变更为“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最终权益持有人为福建省财政厅。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管理规模达7414.32亿元,在行业排名第18位;其中固收类(货币型和债券型)规模达5752亿元,占比77.57%,主动权益类(混合型、股票型)规模1480亿元,占比19.96%。其中,混合型基金规模1376.8亿元,股票型基金规模仅104亿元,不仅占比低,而且一年期间还下降15亿元,降幅12.61%。

图源:罐头图库
查看多年的规模表现,其中主动权益类曾在2021年末的2187亿元,如今与巅峰相比,下滑32.33%。
2022-2024年期间,兴证全球基金通过增配固收资产以应对权益市场震荡:债券配置比例从42.38%升至49.83%,股票配置比例从23.01%降至15.94%。
2025年开始,股票和债券比例先升后降,前三季度,公司债券配置比例升至50.94%,较一季度的54.57%,下降3.63个百分点;股票配置比例升至16.37%,低于一季度末的16.8%。

图源:wind
从2025年前三季度发行的新基数量看,6只新基金总计规模44.18亿元,其中股票类基金数量3只,超过2024年的2只,规模22.14亿元,发行2只FOF型基金,目前规模15.2亿元,混合型1只,规模6.46亿元。
兴证全球基金各阶段业绩排名却不及规模表现,整体收益率排名第37位。其中,近1年、近2年、近3年收益率分别为13.67%、19.98%、16.02%,三个阶段均跑赢同类平均,不过近5年收益率5.9%,未跑赢同类平均的11.29%。

图源:wind
3
昔日明星产品4年净值下跌25%,单只产品换手率超700%
作为头部基金公司之一,兴证全球为市场“贡献”了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在兴全基金时代,有过取自金庸小说的“兴全五绝”全明星阵容,分别是“东邪”王晓明、“西毒”董承非、”南帝“傅鹏博、”北丐“杜昌勇和”中神通“杨东。在杨东、陈光明、王晓明、傅鹏博、董承非的带领下,2012-2016年兴证全球基金旗下权益产品加权平均收益达179.13%,行业排名第一。自2021年10月,董承非离任后,”兴全五绝“正式落幕。其中,傅鹏博离职后转入公募睿远基金,其他四人均公奔私,杜昌勇、王晓明、董承非均入职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30%、20%、20%。五绝最后一位出走的董承非,自2003年兴证全球基金成立之时加入,一路效力19年,离任时还担任了副总经理职务,被市场认为是兴证全球基金的灵魂人物。随着五绝的离开,也带走了兴证全球基金曾经的辉煌。

图源:罐头图库
昔日明星产品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成立于2005年,曾是行业“长跑冠军”,其中在董承非管理时期尤为亮眼。从2013年10月至2021年10月的8年时间,创造了任职回报325.05%、年化回报19.66%,一度被市场堪称“牛基”。截至11月10日,其成立以来年化回报16.48%。
董承非离职后,该只产品相继由童兰、谢治宇、董理、谢长雁、杨世进等人接管,基金业绩很长一段时间急转直下。
数据显示,童兰任职总回报为1.36%,谢治宇任职总回报-27.81%,董理任职总回报-22.74%。
9月1日董理卸任,谢长雁与杨世共同管理该只产品,在资本市场行情好转下,截至目前任职回报9.76%。

图源:wind
从业绩表现看,该产品2022年末至2024年累计亏损92.1亿元,2025年上半年末再亏11亿元,而上半年收取的管理费则超过8210万元。
另一只基金兴全合兴混合A成立于2021年1月,三季报显示,兴全合兴混合A在报告期内净值上涨22.07%,跑赢基准9.47个百分点,年内净值上涨22.23%,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超7个百分点。
然而,从长期业绩表现来看,该基金成立4年多净值累计下跌25.21%,跑输基准逾13个百分点。
该只基金换手率从2024年一直持续上升,截至2025年6月末达742.58%。根据2025年三季报,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9只股票是首次进入该基金重仓股,包括、、、乐普生物-B、、等。
换手率高的基金,意味着投研团队具备较强的市场敏锐度和调仓灵活性,在市场快轮动的行情下,有望通过捕捉短期热点机会获取超额收益,如果业绩优秀还是被投资者接受的;反之,如果业绩一般,高换手率就意味着基金交易费用很高,本质上基金资产的损耗就大,高换手率带来的佣金成本最终会转移到基民身上。
另一只产品兴全轻资产混合(LOF),虽然近1年、近2年收益率为正,而从长期收益率看,近3年、近5年分别为-1.62%、-10.75%,长期收益率均远低于同类平均水平。
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之下,传统盈利模式遭受挑战,虽然今年兴证全球基金的业绩呈现企稳迹象,但未来的盈利增长之路充满不确定性。

图源:罐头图库
2021年,兴证全球基金营业收入高达65.68亿元,净利润为22.35亿元;2024年,兴证全球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2.79亿元,实现净利润14.13亿元。三年时间,兴证全球基金营业收入下滑超50%,净利润下滑近37%。今年上半年业绩开始回升,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7.8亿元、7.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7%、17.86%。

2025年收官在即,庄园芳与陈锦泉实现晋升,既是公司对二人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有着市场对这对“黄金搭档”的期待,接下来将如何重振主动权益业务、提升长期业绩表现,留住核心投研人才,实现新的突破?评论区聊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