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艺术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海外,本周有多场“超现实主义”展览在美国和德国举行,不约而同地呈现从米罗、布勒东到达利等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并追溯其回响。
在澳大利亚举办的展览“危险的现代性”,展现了在20世纪之交,一股前所未有的女性艺术家如何在浪潮中冲破社会束缚,离开澳大利亚,奔赴海外追寻专业艺术生涯,她们常被忽略,但也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关键力量。
国际超现实主义
展期:2025年11月2日至2026年3月22日
地点:美国达拉斯艺术博物馆

胡安米罗,《月光下的女人与鸟》,1949年。伦敦泰特美术馆藏
达拉斯艺术博物馆携手伦敦泰特美术馆,推出近十年来北美规模最大的国际超现实主义回顾展。逾百件绘画、雕塑、摄影、书籍与档案横跨1920-1960年,汇聚安德烈布勒东、萨尔瓦多达利、雷内马格利特、利奥诺拉卡林顿、胡安米罗等四十余位先锋,全面呈现了定义这场艺术运动的多元实践、技法与视角,展现了超现实主义思维无远弗届的影响力。达拉斯艺术博物馆美国艺术策展人苏坎特伯雷表示,“本次展览让观众得以窥见这场思想革命,欣赏超现实主义所创造的既引人入胜又光怪陆离、常令人不安的意象。”
林飞龙:当我不睡觉时,我做梦
展期:2025年11月10日 - 2026年4月11日
地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林飞龙(Wifredo Lam),1902年生于古巴大萨瓜,父亲是中国广东移民,母亲是刚果-古巴-西班牙混血;跨洲血统让他自幼在“边缘”视角中长大。
他创造出一套令人眩晕的视觉语法:拉长如象牙的面具头颅、重叠如甘蔗叶的锋利线条、暗绿与赭红交织的沼泽空间,将约鲁巴神祇、刚果图腾与超现实梦境熔于一炉。1943年巨作《丛林》中,七具似人似兽的躯体隐现于甘蔗林间,既是非洲祖先的显灵,也是对殖民种植园经济的无情揭破。

《丛林》(The Jungle),Wifredo Lam,1942-1943年,布面油画
奇异!柏林国家美术馆藏中的超现实主义(1950-1990)
展期:2025年5月30日 - 11月16日
地点:柏林国家博物馆
超现实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初,它传播得非常迅速。无论是在法国、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还是墨西哥,它的拥护者们都很快达成共识:超现实主义不应被视为一种共同的艺术风格,而应被视为一种思维方式。
尽管超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共同的艺术运动在德国从未真正流行起来,但其影响却在德国国家美术馆的藏品中清晰可见。来自东西方40位艺术家的约60件作品,追溯了超现实主义的回响——例如,通过主题或风格的借鉴,或是通过相似的世界观而产生的共鸣。这些创作于冷战时期的作品,见证了一种艺术的凝聚力,这种艺术运用创造力来抵抗当时盛行的“现实”的束缚。

部分展品

《一日之中的时刻:中午》局部,麦克齐默尔曼,1954年
毕加索:工作室轨迹
展期:2025年11月 – 2026年3月
地点:爱尔兰国家美术馆(都柏林)

毕加索《拉加利福尼的画室》,1956年。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藏
展览与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联合策划。通过一系列雕塑、绘画与陶瓷作品,追溯毕加索的艺术人生。这场跨越五十余载创作生涯的展览,为爱尔兰观众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机会,得以一次性观赏这位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的众多真迹。
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终生与自己的艺术创作朝夕相伴,其私人生活与艺术创作、居所空间与工作室环境始终紧密交融。本次展览通过呈现定义其艺术生涯的关键地点,全方位展现他艺术与人生的多维面向。从二十世纪初初抵巴黎,到穆然晚年的最终工作室,观众将欣赏到绘画、雕塑、陶瓷、纸本作品及摄影与影像资料构成的完整脉络。
诚实的目光:卡米耶毕沙罗的印象主义
展期:2025年10月26日–2026年2月8日
地点: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

《戴草帽的年轻农家女孩》,1881年

卡米尔毕沙罗,《恩纳里的白霜》, 1873年
是40多年来美国首次举办的卡米耶毕沙罗大型回顾展,全面回顾这位艺术家辉煌的艺术生涯,并探讨他在印象派运动中的独特地位。
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近50家国际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100余幅画作,以及丹佛艺术博物馆馆藏的6件作品,涵盖风景画、城市景观、静物画和人物画,全面展现毕沙罗的艺术创作,以及影响其创作实践的各种因素,并探讨其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回应。他摒弃了同辈艺术家对上流社会题材的偏爱,转而描绘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毕沙罗的印象派作品体现了这种二元性,而从他的书信选集中,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艺术创作过程和世界观。
毕加索戏剧
展期:2025年9月17日 - 2026年4月12日
地点: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

毕加索《三名舞者》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Picasso)曾以其立体主义肖像画而闻名,他还为俄罗斯芭蕾舞团设计过服装,并热爱斗牛的激烈场面。此展览汇集约45–50件毕加索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纺织品与纸上作品,其中不少是首次在英国亮相。探索了这位不妥协艺术家的戏剧性一面。1925年创作的经典作品《三名舞者》作为泰特美术馆的珍藏之一,成为此次核心展品。
巴伯美术学院藏品展
展期:2025年5月23日 - 2026年2月22日
地点:英国伦敦科陶德美术馆
科陶德美术馆将在2025至2026年巴伯美术学院闭馆修缮期间代为展出其部分重要藏品,涉及艺术家包括荷兰黄金时代肖像画家弗兰斯哈尔斯( Frans Hals)、法国肖像画家伊丽莎白维热-勒布伦( Elisabeth Vige-Lebrun)、英国前拉斐尔派画家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等。部分画作将摆放在科陶德美术馆的常设展厅,带领观众发现两家机构藏品之间存在的相关性。

《持头骨的男子肖像》,弗兰斯哈尔斯,约1610-1614年

《蓝色闺房》,罗塞蒂,1865年
约瑟夫赖特:从阴影中来
展期:2025年11月7日 - 2026年5月10日
地点:英国国家美术馆
约瑟夫赖特(Joseph Wright,1734-1797),英国浪漫主义风景和肖像画家,其作品常以夸张的明暗对比为特点。本次展览将首次聚焦约瑟夫赖特含有烛光元素的作品,汇集超过20件绘画、版画、素描水彩及相关展品。
在约瑟夫赖特的作品中,被烛光照亮的脸庞聚集在各种物体的周围,可能是古典雕塑、科学仪器,或是动物和骨头标本,反映了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展览将帮助观众认识到约瑟夫赖特不仅擅长描绘戏剧性的光影场景,更是善于利用画笔下的夜色对各种哲学课题进行探索,包括死亡、忧郁、道德、崇高、怀疑论等。

《气泵中的鸟实验》,1768年

《哲学家讲解太阳系仪》 ,1764-1766年
描绘意大利文艺复兴
地点:苏格兰爱丁堡国王画廊
展期:2025年10月17日至2026年3月1日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 青年的头像》约1510年
展出57位艺术大师的80余幅素描珍品,包括达芬奇的龙形服饰设计手稿,是苏格兰半个多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素描展。
展览不仅聚焦于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还将通过现场艺术家驻留计划,展示素描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的延续与活力。两位来自爱丁堡艺术学院(ECA)的青年艺术家将在展厅内持续创作,并与观众互动,鼓励参观者亲自尝试素描。
危险的现代性:澳大利亚女性艺术家在欧洲(1890-1940)
展期:2025年10月10日 - 2026年2月15日
地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
20 世纪之交,一股前所未有的女性艺术家浪潮冲破社会束缚,离开澳大利亚,奔赴海外追寻专业艺术生涯。
此展是首个聚焦这些澳洲女性在国际现代主义兴起中起关键作用的大型展览。展览涉及的人物中有知名度较高的艺术家,也有迄今仍被忽视的创作者。展览汇集约50位艺术家的200 余件绘画、版画、素描、雕塑及陶瓷,旨在恢复这些核心女性艺术家的历史地位,肯定她们对欧洲艺术发展的贡献,并揭示她们如何带着新思想回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常被忽略的关键力量。作品跨越写实、印象、后印象、立体到抽象等现代艺术运动。

展览现场

《室内》(An interior),Bessie Davidson,约1920年,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藏
走进现代:波士顿美术馆藏印象派作品展
展期:2025年11月14日 - 2026年3月1日
地点: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吉维尼山谷附近的罂粟田》莫奈,1885年,布面油画

《卡普马丹,芒通附近》莫奈,1884年,布面油画
由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合作策划,集中展出逾百件印象派作品,包括雷诺阿、莫奈、马奈、塞尚、德加等人的画作,通过城市生活、性别、土地和环境等不同主题,带领观众从艺术家的视角见证现代的诞生,阐述印象派的持久影响力。“印象派”一词最早用于指代19世纪法国的艺术家,他们运用自由奔放、笔触粗犷的风格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瞬间。这些作品在最初展出时曾引发争议,但如今,克劳德莫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和埃德加德加等艺术家的作品已成为经典。除了其美感之外,印象派作品还以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共鸣的方式,捕捉到了现代主义的萌芽。
萨金特——巴黎岁月(1874-1884 年)
展期:2025年9月23日 - 2026年1月11日
地点:法国奥塞博物馆

《X夫人的肖像》,1884年
这是法国首个萨金特作品展。展览涵盖了他职业生涯中的关键十年,以他在卡罗勒斯-杜兰(Carolus-Duran)的学徒生涯、早期的成功以及巴黎艺术界的影响为线索,主要作品包括《波齐医生在家中》(1881 年)和《爱德华-达利-博伊特的女儿们》(1882年)。这些肖像画出色地捕捉了不断变化的国际大都会各色社会人物,显示了萨金特为何经常被拿来与委拉斯开兹等大师相提并论。
欧洲绘画 美的400年
展期:2025年10月4日 - 2026年1月18日
地点:东京富士美术馆

《林中小憩,热尔伯鲁瓦》,Henri Le Sidaner,1925年
东京富士美术馆的西方绘画收藏涵盖从16世纪文艺复兴到20世纪现代艺术的作品。本次展览从馆藏中遴选约80件作品,从提香、范戴克、克洛德洛兰到莫奈、雷诺阿、梵高,带领参观者探索横跨400年的欧洲绘画史。
宋元佛画:东渡日本的诸佛
展期:2025年9月20日 - 11月16日
地点: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观音猿鹤图》
本次展览是日本迄今规模最大的宋元佛画主题展,以京都寺院传承至今的作品为中心,共汇集日本国内珍藏的逾百件宋元画作,结合相关作品与文献资料,全面展现宋元佛画的发展脉络、多元面貌及后世影响,带领观众深度领略宋元佛画的卓越魅力。展览不少是“重要文化财”,且多数保存在京都各大寺院中。重要展品包括:《孔雀明王像》《阿弥陀三尊图》《五百罗汉图》《观音猿鹤图》等。
奥赛博物馆印象派藏品展:室内故事
展期:2025年10月25日- 2026年2月15日
地点: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

《全家福(贝莱利家族)》,埃德加德加,1858-1869年,奥赛博物馆藏
本次展览汇集约100件油画、素描及装饰艺术作品,其中约70幅杰作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该馆素有“印象派大厅”之称,并联合吉维尼印象派博物馆、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等机构共同呈现。展览通过“室内肖像”“日常情景”“室内的外光与自然”及“印象派的装饰”四个单元,系统梳理印象派如何以私人室内空间为舞台,捕捉现代都市生活的细腻瞬间。
“埃及神祇”主题展
展期:2025年10月12日 - 2026年1月19日
地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展览旨在揭示古埃及宗教艺术中神秘且常带有超现实意味的特质。在古埃及人看来,神像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神灵降临人间的载体,是连接凡人与神界的重要媒介。
这是大都会博物馆十多年来规模最大的古埃及艺术特展,汇集了约210件珍贵文物。展品来源广泛,除了大都会自身丰富的馆藏(约140件),还汇集了来自卢浮宫、波士顿美术馆等世界顶级机构的借展品。
雷诺阿的素描
展期:2025年10月17日 - 2026年2月8日
地点:纽约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

《大浴女》习作 雷诺阿
该展览追溯了雷诺阿的整个人生和艺术生涯,是一百多年来首个专门展出雷诺阿纸上作品的展览。展出一百多件雷诺阿作品。雷诺阿创作了一系列杰出但鲜为人知的素描、粉彩画、水彩画和版画。
摩根博物馆馆长兼展览策展人科林贝利说,因为它们是纸上作品,所以不会在任何机构永久展出。从十年来的作品中,可以真正感受到他的发展历程以及他职业生涯中不同的风格。
“伦勃朗:黑白杰作——伦勃朗故居博物馆版画”巡展
展期:2025年10月24日至2026年1月11日
地点:查尔斯顿吉布斯艺术博物馆(美国首站)

《圣母子与猫和蛇》,伦勃朗范莱因(1654年),阿姆斯特丹伦勃朗故居博物馆
巡展呈现伦勃朗对版画领域跨越数百年的影响,借以呈现伦勃朗的艺术语境,并揭示他在反复试验蚀刻技法、色调效果及戏剧化主题表现等方面的独特创新。
自最早的蚀刻作品起,伦勃朗便针对版画媒介的特性创作原创构图,因此其版画尺幅跨度极大,既有概括性速写,也有繁复精工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