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观察者网 柳白】欧盟又要 " 作妖 "。
据彭 博社 11 月 10 日报道,欧盟委员会正在探索各种手段,试图强迫成员国将华为和中兴的设备从电信网络中剔除,甚至考虑对非欧盟国家施压,例如停止向使用华为设备的项目提供融资。
但有分析指出,禁用特定供应商可能会引发政治斗争,各国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将与华为相关的决策权交给欧盟委员会。电信运营商也会反对相关限制措施,因为华为的技术比西方同类产品更具性价比。
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汉娜 维尔库宁希望把 2020 年关于在移动网络中停止使用 " 高风险供应商 " 的建议,升级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强制规定。
虽然电信基础设施的决策权归各成员国政府所有,但维尔库宁的提案,将强迫成员国遵循委员会的安全指引。若该建议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不遵守规定的成员国可能会面临侵权诉讼和经济处罚。

西班牙马德里街头的华为招牌
报道称,随着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及政治关系持续紧张,欧盟愈发聚焦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带来的所谓 " 风险 ",担忧将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权交给 " 与中国政府联系密切的企业 ",可能会损害国家安全利益。
在各国加速部署最先进的光纤电缆以扩大高速互联网覆盖范围之际,维尔库宁还在研究限制中国设备供应商进入固定网络的方法。
知情人士称,欧盟委员会还在考虑采取措施劝阻非欧盟国家依赖中国供应商,包括拒绝向那些将援助资金用于华为相关项目的国家提供 " 全球门户 " 计划资金。" 全球门户 " 是欧盟在 2021 年推出的一项全球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被广泛视作意图在战略上对冲中国 " 一带一路 " 的影响力。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托马斯 雷尼耶表示:" 我们 5G 网络的安全对经济至关重要。" 但他拒绝就可能实施的禁令发表评论。
彭 博社的报道发布后,芬兰电信设备制造商诺基亚公司 ADR(美国存托凭证)涨幅一度达 5%,瑞典爱立信 ADR 涨幅也一度触及 3.7%。
近来欧洲对华为和中兴的炒作有抬头之势,德国和芬兰均在考虑对中国供应商实施更严格的限制。
多年前,英国、瑞典等国就已禁止使用中国供应商的设备,但西班牙、希腊等国仍允许其在本国网络中安装相关设备。欧盟内部的对华鹰派警告称,这种不一致的做法存在 " 重大安全风险 "。
分析认为,禁用特定供应商可能会引发政治斗争,因为各国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将与华为相关的决策权交给欧盟委员会。电信运营商也会反对相关限制措施,他们认为华为的技术比西方同类产品更具性价比。
欧盟委员会曾制定 "5G 工具箱 ",从战略和技术角度提出一系列加强 5G 安全举措,敦促各国将 " 高风险供应商 " 排除在无线和核心网络基础设施之外。
2023 年,欧盟在 " 关于实施 5G 网络安全工具箱 " 的进展报告中,首次将中国企业华为、中兴通讯列为 " 高风险供应商 ",并表示欧盟将限制或禁止这两家公司提供的服务。
中方对此严正表示,欧盟委员会口口声声说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存在安全风险,却拿不出任何证据,这是典型的有罪推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事实是,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在欧洲运营多年,不仅从未危害欧洲国家安全,而且有力促进了欧洲电信领域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应。
然而,由于关键基础设施和国家安全事务由各国自行决定,欧盟成员国并无义务遵守该工具箱的要求。
雷尼耶表示:" 欧盟委员会敦促尚未实施‘ 5G 工具箱’的成员国采取相关措施,有效且迅速地应对风险。若不迅速采取行动,整个欧盟将面临明确的风险。"
瑞典曾对华为实施全面禁令,但这一举措引发了中方的反制。
前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 布雷顿后来试图加大对各国的压力,明确点出华为和中兴的名字,这与此前仅提及匿名 " 高风险供应商 " 的做法有所不同。他还承诺将委员会自身网络中的华为和中兴技术移除,但这并未推动各国政府采取行动。
今年特朗普开启第二总统任期后,电信行业预计中国科技企业在欧洲的角色将受到新一轮审查。
美欧一些势力极尽罗织 " 安全风险 " 罪名,但这种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险恶用心已被越来越多国家看清。
西班牙 7 月顶着美欧施压,与华为签署一份价值 1230 万欧元的合同。即便维尔库宁便上蹿下跳指责这笔交易可能导致所谓 " 外国干预和安全依赖风险 ",但西班牙和华为均予以强烈反驳。
西班牙内政部在一份声明中强调,该合同 " 不存在任何安全风险,符合国家安全框架要求的安全等级 "。
西班牙内政部长费尔南多 格兰德 - 马拉斯卡早前也表示,该国安全机构完全掌握服务器内的数据,外部无法提取。
华为方面 " 强烈反对 " 维尔库宁的言论,批评这一指控 " 缺乏经过验证、透明且客观的技术评估 ",并指出将华为单方面列为 " 高风险供应商 " 的做法 " 没有法律依据,违背自由贸易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