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更容易把责任外包给政府,他们觉得气候变化确实存在,但解决问题是政府的事,不是我的事。”11月11日,在巴西贝伦举行的COP30现场,《巴黎协定》主要缔造者、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分享了她对当下全球气候形势的观察与思考。在她看来,公众与气候行动之间还存在一个“概念鸿沟”——“人们知道天气反常,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她强调,行动的动力需要从“道德责任”转向“个人利益”,“比如我的出行方式、购买选择、用电来源、投票偏好——这些都与气候息息相关,但这种联系尚未被充分理解。”

菲格雷斯在贝伦气候大会活动上
在大会现场,菲格雷斯回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关于“气候适应能否成为本届谈判核心支柱”的提问时指出,巴西作为主席国正致力于将气候适应议题打造为大会核心议程。
“这正是COP30主席国巴西努力的方向。”菲格雷斯表示,基于巴西、拉丁美洲乃至全球南方共同面临的现实——即在减排进度滞后的背景下,气候适应已成为与减排同等紧迫的议题,巴西作为主席国正全力推动将适应问题置于谈判中心。
她特别强调,本届大会呈现出显著创新性:除了气候适应,巴西还将原住民权利、林业相关议题同步提升至核心地位。在亚马逊地区举办的气候大会上,退化土地修复等土地利用议题也被全面纳入谈判议程。
“巴西正在运用其政治能力,将以往其他主席国难以推动的议题摆上台面。”菲格雷斯评价称,这种创新性的议程设置已在本届大会初步显现成效,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新动力。
“十年间,我们远超当初的想象”
在大会现场,菲格雷斯提到了一项令人惊讶的调查结果:全球80%至89%的人希望政府采取更强有力的气候行动。然而,这一“全球气候大多数”却误以为自己是少数派——他们自认为只占29%,因此未能以多数派的姿态行动、投票或向政界施压。
“普通人会为家庭和健康做出选择,”她说,“如果让他们意识到更绿的城市、更少的化石燃料交通,能减少孩子的哮喘,他们就会主动去投票、去种树、去支持绿色政策。我们需要的是把气候行动变成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利益,而不是遥远的义务。”
回顾过去十年,菲格雷斯举出多个实例说明变化的速度超出预期。
“十年前巴黎协定达成时,全球每售出一百辆汽车,只有一辆是电动车。那时业内预测,要实现电动车的大规模应用,几乎需要科幻条件。”她说,“如今,全球每售出的五辆车,就有一辆是电动车,而在中国,这一比例更高。”
在能源投资方面,她称,目前全球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的投资规模,已达到对化石燃料投资的两倍,并仍在快速增长。“国际能源署(IEA)每年都会修正预测,因为现实的转型速度一再超出他们的模型,”她说,“他们自己都难以跟上能源和交通领域的指数级变化。”
菲格雷斯强调,应同时看到两种现实——“我们确实还没有达到科学要求的减排水平,但我们也远远超出了十年前技术所能带来的预期。”
她解释说,根据最新的各国自主贡献(NDC)更新数据,相比2019年基线,全球排放下降约22%。虽然仍低于2030年应达到的45%减排目标,但与十年前排放仍在上升的趋势相比,这是一次“从上升转向下降的拐点”。
“如果把当前状态看作一张静态照片,它的确不足以令人满意;但若以视频的视角看趋势,我们正走在向下的轨迹上,”她说,“这两者都是真实的。就像照片与影片并不相互矛盾一样,事实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同时理解。”
再生农业:南方国家的“生存选择”
谈到南方国家的气候转型,菲格雷斯特别提到再生农业(regenerative agriculture)的迅速兴起。
“它正进入类似能源和交通行业那样的指数增长曲线,”她认为,这一趋势首先与经济结构有关——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和就业对农业依赖更深。“我们的土地、劳动力和GDP中更大比例与农业相关,而气候变化的冲击最先落在这些地区。”
她进一步解释,赤道带国家——从菲律宾到牙买加——正持续遭受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冲击。“这些地方的人不是在超市里看到番茄涨价,而是在田间地头感受到种不出番茄的焦虑。”她说,“在这种情况下,再生农业不是一个‘理想选择’,而是维持农业部门生存的必然选择。”
菲格雷斯呼吁媒体更多关注南方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努力。“这仍是一条被低估的气候故事线,”她说,“无论是咖啡、可可、棉花还是香蕉,都能看到极端气候对农业的直接影响。”
在贝伦的这场分享中,菲格雷斯的语气一如既往地平和、坚定而充满乐观。她承认气候危机形势严峻,但强调人类正处于一个“可以也必须改变”的拐点。“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确实落后于科学所要求的步伐,但同时也走得比自己预想得更远,”她说,“这场斗争还远未结束。”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的关键节点,也是协定要求各国提交新一轮、更具雄心的NDC的“交卷年”。COP30不仅将评估各国在减缓与适应行动中的集体进展,也将决定全球能否把“1.5℃目标”从科学共识转化为务实行动。
2015年,《巴黎协定》在COP21大会上达成,被视为历史性时刻。其核心目标是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其控制在1.5℃以内。这项协议将全球气候行动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对责任分担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基础做出了明确规定。
作为联合国气候谈判体系的前领导者,也是“全球乐观”(Global Optimism)组织创始合伙人,菲格雷斯此行以媒体人身份出现,主持了大会官方播客《Inside the COP》,并首次以“新闻人的身份”参与报道。
“这对我来说是第一次。”菲格雷斯笑着说,“过去我总是谈判代表或秘书处负责人,从未真正站在媒体的位置。现在我才真切体会到记者工作的难度——要在如此复杂的多边会议中,理清线索、提炼信息、让公众听得懂、读得懂,这是一项艰难而重要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