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多种语言,就像是给大脑进行持续的“健身”,增强了其抵抗因为年龄增加而衰退的能力。
学习一门新语言不仅有助于职业发展,也能让人更好地与其他地方的人交流,学习和了解不同的文化。近日一项研究指出,学外语的好处可能不仅如此:它能延缓衰老。
该研究于2025年11月11日在线发表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上,由一个汇集了欧美多国科学家的国际研究团队完成。通过对27个欧洲国家超过8万名参与者的横断面和纵向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多种语言与显著延缓的衰老过程相关。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寻找有效、可推广的健康老龄化策略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中之重。相关研究结论不一,作者在论文中指出,这是因为“以往研究依赖于欠佳的健康指标、小规模样本、对混杂因素控制不充分,且主要关注临床人群,这导致了不一致的研究结果,也限制了其在健康人群中的适用性。”
在这项大规模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27个欧洲国家的86,149名健康参与者的数据。为了更精确地衡量衰老速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生物行为年龄差”(Biobehavioral Age Gaps, BAGs)的新指标。这个指标综合了个体的功能能力、教育水平、认知表现等积极因素,以及心脏病、高血压、感官损伤等消极因素,来预测一个人的生物行为年龄。当这个预测年龄超过其实际年龄时,就意味着他正在加速衰老,反之则说明衰老延缓。
研究结果显示,在横截面分析中,仅会说母语的单语者,其经历加速衰老的概率是多语者的2.11倍。相反,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的人,经历加速衰老的概率降低了超过一半(比值为0.46)。这种保护效应还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即掌握的外语越多(如两门或三门以上),其经历加速衰老的可能性就越低。
纵向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长期效应。掌握一门语言的人在未来出现加速衰老的相对风险比多语者高出43%(相对风险为1.43),而多语者的风险则降低了30%(相对风险为0.70)。这意味着,多语言能力的保护作用是持续且稳固的。
研究人员推测,这种保护效应源于多语能力对大脑“认知储备”的不断锻炼。当一个人掌握多门语言时,即使只使用其中一种,其他语言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大脑需要持续地进行抑制和切换,这极大地锻炼了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记忆力等高级认知能力。这些被频繁调用的脑网络,恰恰是那些在衰老过程中最容易退化的区域。因此,长期使用多种语言,就像是给大脑进行持续的“健身”,增强了其抵抗因为年龄增加而衰退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在排除了移民身份、社会经济地位、性别不平等、空气质量甚至国家民主程度等一系列复杂的环境因素后,多语能力的保护效应依然显著。这表明,这种保护作用是独立存在的,不是其他社会或环境优势的副产品。
“总而言之,这些结果强调了多语能力独立的保护作用,以及‘生物行为年龄差’作为健康衰老轨迹关键标志物的价值。”作者们总结道,这项发现为全球健康老龄化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将多语言学习融入公共卫生和教育框架中。
作者们也指出,研究主要基于欧洲人群,其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地区尚待验证。此外,研究使用的是国家层面的多语言数据,而非个体详细的语言学习和使用情况。未来的研究需要更深入地探究个体层面的语言经验如何影响衰老轨迹。
参考文献:
Amoruso, L., Hernandez, H., Santamaria-Garcia, H. et al. Multilingualism protects against accelerated aging in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es of 27 European countries. Nat Aging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3587-025-01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