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 2025 年 10 月 28 日,特朗普与高市早苗一同前往驻日美军横须贺基地,并登上美军的核动力航母 " 乔治 华盛顿 " 号。图 /IC photo
在涉台问题上轻佻启衅、发表危险言论的高市早苗没有得到其最重要盟友的支持。
据中青网新媒体青蜂侠 NewsBee 报道,当地时间 11 月 10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期间主持人就近期中日两国外交风波提问。主持人提到了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针对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发表的批评帖文,并拱火说:" 这样的人不能算是我们的朋友,对吧?"
特朗普回答:" 很多盟国也称不上是朋友。在贸易上,他们从我们这里获利比中国更多。" 他还强调说:" 我与中国的关系很好。"
特朗普没有为他的日本新朋友撑腰,这大约很出乎福克斯主持人的意料。但实际上,从特朗普对中美日关系的认知变化过程来看,特朗普如此表态实属情理之中。
自 2017 年以来,中美关系的主轴基本上可以形容为遏制与反遏制的关系。但这种基本面在近期出现了明显变化。
10 月 30 日,特朗普飞往韩国与中方举行峰会前,发帖写道:"G2 马上召开 !" 该帖文当即引发广泛关注。
G2 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滕 2005 年就中美两大国提出的关系设想,包含了中美是对等关系的含义,但美国官方从未正式认可这个概念。特朗普使用 G2,被认为是主动缓和两国关系之举。
迹象表明,特朗普用 G2 形容中美关系不是一时兴起。11 月 2 日,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思在社交媒体发文也提到了 G2,称中美两国在韩国举行 "G2 峰会 " 为美中两国的持久和平与成功奠定基调。他最后写道:" 愿上帝保佑中国和美国 "。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受中国一系列应对措施的影响,与此前美方 " 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 " 的表态相比,如今美方的傲慢收敛了不少。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自然不会轻易替高市早苗站台。
回到美日关系这一侧来看,高市早苗之所以发表涉台危险言论,大概出于两点。一方面是缺乏驾驭重大外交事务的能力,她在特朗普访日期间以及在韩国多边外交场合的种种表现,也确实与她早年当节目主持人的履历更契合。
另一方面,她认为美日安保体制是她踩红线、探边界、乱说话的底气所在。
但事实是,美日安保体制未必有高市早苗想象中那么牢靠。
特朗普对《美日安全保障条约》不止一次表达过不满。今年 3 月特朗普批评美日安保体制称,这一体制是单方面受益的体制," 美国必须保护日本,但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日本却没有保护美国的义务。" 特朗普还质问:" 是谁做了这样的交易?"
在特朗普 1.0 时期,他对美日安保体制的质疑更多。2.0 时期他的批评少了,或许是看在日本又要向美国投资 5500 亿美元的面子上。别忘了,特朗普曾专门在社交媒体指出,日本之所以投资,是 " 在我的指令下 " 作出的决定。
美日同盟不是什么神圣同盟,只是历史、地缘政治和不平等交易等因素一起捏合而成的产物,而且没有经过真正的考验。彼时的战略资产今后就可能变成战略包袱,而在甩包袱方面,美国有的是经验。
对日方不知今夕何夕之举要时敲警钟
高市早苗危险言论引发轩然大波后,日方现在似有意淡化此事。
11 月 10 日,高市早苗解释称,之所以说台湾有事可能触发日本的 " 存亡危机事态 ",是 " 设想了最坏的情况,并做出了略微有些具体的回答 ",同时解释称 " 今后将避免这种做法 ",但她又称:" 这样的言论符合日本政府的一贯立场,并不打算收回和取消。"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 11 日也就高市早苗发言意图及日本政府立场进行了说明,称日本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与 1972 年《日中联合声明》一致," 没有改变 "。他同时回避了对薛剑的帖文作出评论。
尽管日方姿态有所收敛,但不能不对高市早苗涉台言论的危险性持续保持警惕。其危险在于,此类言论等于向 " 台独 " 势力发出了错误信号,同时暴露了日方一些人试图通过炒作台湾问题,谋求擅自解禁集体自卫权的企图。
高市早苗上台还不到一个月,就因涉台问题遭中方两次强烈抗议,也算是开了一个先例。这种不知今夕何夕之举,不仅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对包括中美、美日关系在内的互信关系也造成了冲击。所以,不时向日方敲敲警钟对大家都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