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迁(1907-2003)是20世纪中国书画鉴藏史上的高峰之一。他不仅是画家、收藏家,更是将中国书画推向西方世界的关键人物。澎湃新闻获悉,王季迁艺术旧藏有多件出现2025中国嘉德秋拍中,包括华嵒《万松无尽图》、祝昌《江山胜览图》、罗聘《墨笔罗汉图》、吴历《杜少陵诗意图》及张大千《致王季迁伉俪玉女进酒图》等多件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明清及近现代书画的艺术精髓,也见证了王季迁的鉴藏智慧与人生历程。
王季迁14岁随表舅顾麟士习画,得览苏州“过云楼”珍藏;后赴上海拜师吴湖帆,成为“梅景书屋”入室弟子。吴湖帆教他“看画重于作画”,每日携名迹共赏,细解笔墨要点。这段经历奠定了王季迁“笔墨至上”的鉴定理念。他曾回忆:“湖师每见名迹,必挂壁细观,指示笔法渊源,余得追随几席,获益匪浅。”2. 购藏与汰换:以藏养藏的智慧

王季迁(1907-2003)
王季迁的收藏始于学画之需,他曾说:“我的收藏,既不为名,又非为利,是从学画的目的而开始的。” 为购珍品,他常“有一百万,花九十万买画”,甚至不惜汰旧换新。例如,他曾用12幅明清书画换得五代董源《溪岸图》,又用6幅藏画换得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这种“以藏养藏”的策略,使其收藏日渐丰赡。
王季迁的鉴定以“笔墨风格”为核心。在《题画杂录》中,他详细记录了如何通过对比王蒙《青卞图》《夏日山居图》等20余件作品,构建元画品第体系。对于真伪之辨,他直言:“近人藏画,以纸本洁白、长题为要,实非本旨。画之优劣,当以笔墨定去留。” 这种严谨态度,使他在海外被誉为“一入王门,价格三倍”。

王季迁(左)与启功论画
1949年定居纽约后,王季迁成为中西艺术交流的桥梁。他担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顾问,将37件珍藏“半卖半送”予该馆,包括董源《溪岸图》、屈鼎《夏山图》等。此外,他协助苏富比确立中国书画拍卖体系,并教导高居翰、方闻等学者,使中国艺术研究在西方扎根。其孙王义强回忆:“祖父愿将藏品公之于众,只为弘扬传统艺术。”
王季迁曾言:“余视名迹如子女,惟愿其得归宿,传之后世。” 此次出现在中国嘉德的他所藏的画作——华嵒的逸趣、祝昌的生秀、罗聘的奇崛、吴历的融合以及张大千的华丽与仿古——不仅是艺术史的缩影,更承载了一位鉴藏家的艺术追求与交往旧事。
华嵒《万松无尽图》:扬州画派的逸笔清风
华嵒(1682-1756)作为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其《万松无尽图》作于雍正九年(1731),以手卷形式展现层岩空谷、云泉出没的悠远境界。画中长松叠嶂,笔意纵逸骀宕,既承袭古法,又标新立异。此卷曾为张大千、张学良递藏,后归王季迁。卷上钤有“王季迁氏审定真迹”“大风堂珍藏印”等鉴藏印,可见其流传有序。王季迁在《题画杂录》中曾强调:“鉴画需以笔墨为先”,而华嵒此作正是以“清润浑厚”的墨色与“机趣天然”的构图,成为其山水画中的极精之品。

华嵒《万松无尽图》卷

华嵒《万松无尽图》局部

华嵒《万松无尽图》局部
新罗山人山水、人物、花木虫鱼无不精能造极,是清初扬州诸家中最受后世鉴藏家珍赏宝爱的一员。此卷写长松叠嶂,层岩空谷,云泉出没,境界悠远,气象华美,是其画作中极精之品。曾为张大千、张学良、王季迁等著名鉴赏家递藏,原装旧裱,藏印累累,而保存精良,至今纸墨如新,令人赏心悦目,触手难忘。
祝昌《江山胜览图》:新安画派的生秀之气
祝昌(明末清初)师承渐江,却兼取黄公望、程正揆之法,其《江山胜览图》作于1662年,以浅绛设色绘丘壑坡陀,溪山映带。

祝昌《江山胜览图》卷

祝昌《江山胜览图》局部

祝昌《江山胜览图》局部

祝昌《江山胜览图》局部
此卷自云背拟黄公望。丘壑坡陀,溪山映带,与大痴富春山居体貌近似。而点境林木及峬峭崖岸,以及瘦劲的笔致,则神似渐江。其淡墨皴染及浅绛设色,似又参程正揆法,可见,他并不恪守渐江一家之法,而能兼转益多师,兼以江山风月之陶冶,故笔底自有一种生秀灵动之气来袭人眉宇。此卷构图饱满,然密而不实,清润而又圆穆,是其作品中之绝佳者。祝昌画传世不多,此卷保存精良,纸墨如新,尤为难得。
王季迁在卷后题跋中赞其为“传世画迹极少,此尤其精心杰作”。此卷曾由陈长吉、高居翰递藏,后入王季迁“溪岸草堂”。祝昌画作传世罕有,此卷保存精良,纸墨如新,其“生秀灵动”之气正是王季迁偏爱之处。他认为祝昌“虽学渐江而能变通”,体现了新安画派“师古而不泥古”的精神。
罗聘《墨笔罗汉图》:扬州八怪的禅意与奇崛
罗聘(1733-1799)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墨笔罗汉图》以水墨纸本立轴绘二罗汉端坐蒲草之上,一白衣素褐,一着灰色僧服,皆瞪目远视,神情肃穆,法相庄严,对之令人生敬。上方空着所有,益显佛陀气象之高俨古拙。笔墨不多,而精神郁勃充斥于画面,是罗聘传世佛画中之精品。

《墨笔罗汉图》
画上钤有“皇极殿千叟晏中人”印,可知为罗聘晚年参与千叟宴后所作,融合了佛家禅意与宫廷殊荣。此作曾为潘飞声、王季迁收藏,钤有“王季迁氏审定真迹”印。王季迁对罗聘的“奇崛”画风颇有研究,认为其佛画“以拙胜巧”,在清代人物画中独树一帜。
罗聘题识有:“七池无狂花,双树无暴禽。中有道场精进林,雪山白牛日食草。其冀合香为佛宝,以此涂地香不了。长者居士与导师,各具智慧千人俱,多乐少苦功德施。童男扫塔复洗塔,塔内舍利一百八。清净耳闻诸天乐,昔闻佛在师子城。说法无量度众生,能令沙砾柔软咸光明。”
吴历《杜少陵诗意图》:清六家的中西合璧
吴历(1632-1718)作为“清初六家”中唯一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画家,与王石谷同里、同龄、同门。皆王时敏得意弟子。时敏极爱重之,尝出家藏宋元名迹供其观摩临仿,吴历缩为册页,尽得原作神韵,最得乃师真赏。一时声名大著,与石谷如双峰并峙,称誉东南。吴历幼年丧父,以画笔养母。然性孤介,能供衣食即搁笔,里中以高人称之。母殁,即弃家赴澳门修天主教,学拉丁语,六十前返江南布道,故其五十至七十岁时几乎不再作画,一心传道救世。行迹及虔诚,与欧西印象画派画家梵高正同。七十后以年高归里,复理笔砚,以范宽点剁雄强之笔融铸旧日清隽逸格,苍郁沉着,画风为之一变。遂与乃师王时敏、王鉴及同门王石谷、王原祁、恽南田并称"四王吴恽",识者称其为"清初六家"中之佼佼者。

吴历《杜少陵诗意图》局部

吴历《杜少陵诗意图》局部

吴历《杜少陵诗意图》局部
此卷作于康熙十四年乙卯,吴历四十四岁时,正中年力学,画艺大成之时。画中秋风茅亭,木叶尽脱,霜林飘摇,修竹萧萧。江边芦草渐稀,水落石出,大江空阔,群鹜南飞。境界幽冷岑寂,悠远清旷而生意无尽。画风与上博所藏之《白傅湓江图卷》、故宫博物院之《兴福庵感旧图》极为相似,皆四五十岁时极精之作。墨井造形能力极强,人物、界画俱善,画树尤佳绝,姿态生动,极尽变化,"四王"不能及也。此卷秋林萧索多姿,倍添诗意就是一证。其用墨在"清六家"中亦具特色,墨色青灰,既清润又浑厚,气息高雅而古朴。

著录:1.《海外所在中国绘画目录》(改订增补版),第34页,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4年。2.《吴渔山集笺注》,第485页,中华书局, 2007年。
此卷曾经宫本昂、陶祖光、杜伯秋递藏,后归王季迁。吴历早年学王时敏,中年入天主教,画中兼具中国传统笔墨与西洋透视之法。王季迁在《书画过眼录》中多次提及吴历“用墨青灰,清润浑厚”,此卷正是其早期画风的标本。
张大千画作:见证与王季迁的深情厚谊
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张大千与王季迁的交往堪称一段佳话。这两位同样兼具书画家与鉴藏家双重身份的大家,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中,以笔墨为纽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1956年,张大千为庆贺王季迁与郑元素夫妇五十双庆,特意挑选两幅精品之作相赠——一为敦煌风格的《玉女进酒图》,一为古典韵味的《仿曹知白山水》。这两件作品不仅展现了张大千高超的艺术造诣,更见证了他与王季迁夫妇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

张大千《玉女进酒图》(左)、《仿曹知白山水》
《玉女进酒图》是张大千敦煌艺术研究的精华呈现。画中吉祥天女以石青、石绿、朱砂和白粉为主要色调,色彩搭配精妙,敷色面积经过精心设计,既显精丽又不失高华。人物造型匀称,线条圆润流转,衣袖垂坠而富有动感。天女作转身回首状,开脸丰腴端庄,较敦煌原作更为柔细妍丽,脸型结合现代审美加以美化。高髻宝冠,发式繁复,手捧宝轮法器,脸部与双手的用笔精准利落,展现出非凡的功力。这幅作品将敦煌艺术的恢宏与工笔人物的精致完美结合,堪称张大千人物画中的精品。
《仿曹知白山水》则展现了张大千深厚的传统功力。此作摹古而不泥古,在曹知白的基础上融入自家面目。近景以细笔写柳林山石,青绿晕染松叶草坡,浅绛绘水榭楼阁,建筑俨然相连,在山间、山脚相互呼应,层次多变,用色明润清雅。远景以黑线勾勒山体,辅以淡墨晕染,流露出静谧清寂之气氛。山石以大小斧劈皴写成,气势磅礴中见秀丽之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画中细节处处见真情:阁内对坐的二人,恰似王季迁与郑元素夫妇,象征着他们的琴瑟和鸣;右方高士携童子抱琴而至,则似张大千访友的自我写照。这种巧妙的安排,可见大千赠画的用心之深。
张大千与王季迁的友谊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王季迁已是吴湖帆的入室弟子,而张大千早已在画坛崭露头角。两人因对古代书画的共同热爱而结缘,经常一起探讨笔墨技法、品鉴古代名迹。1949年后,两人先后离开中国,王季迁定居纽约,张大千则游走于世界各地,但他们的交往从未中断。
在艺术取向上,两位大家虽选择不同道路,却始终相互尊重。张大千去国后仍坚持中国传统绘画创作,并在泼墨泼彩领域开辟新境;王季迁则在美国开始探索西方现代艺术,尝试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融入当代语境。这种差异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情谊,反而成为彼此艺术交流的契机。

张大千(中)与王季迁(左一)、郑元素(左二) 等友人
王季迁夫人郑元素同样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工花卉、小楷,其画作"雄迈似丈夫气",深受吴湖帆赏识。张大千特意将《玉女进酒图》赠予郑元素,将《仿曹知白山水》赠予王季迁,这份用心的礼物安排,可见他对王氏夫妇艺术特质的深刻理解。
链接【拍卖信息】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地点:嘉德艺术中心(王府井大街1号)
预展时间:11月19-21日 公众日
11月22日 嘉德客户日
拍卖时间:11月24日 Lot 3191-3228 16:30 顺延
拍卖地点:嘉德艺术中心B1层 A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