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13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在浙江杭州举行,主题为“财富金融文化的互鉴与创新”。在“对话:AI是泡沫还是革命?”论坛中,杭州达迩文智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武伯熹坦言到,公司并不想做基模的研发或大规模的创新,更在乎把AI技术应用到垂直领域。“希望我们的产品处于一种稳健健康的状态,尤其避开大厂的竞争,同时在传统领域拥有我们技术上的优势。”

谈及AI行业,伯熹坦认为,它是有泡沫的。这个泡沫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均衡,不同的产业,比如具身智能,大模型,甚至视频生成,不同的领域泡沫程度是不一样的。泡沫最低的是大模型,它距离应用已经非常接近了。二是所谓“泡沫”,破灭的时候才真的知道这个东西是泡沫。“技术的发展每天是日新月异,很有可能泡沫破灭之后技术先把预期吃掉了,这样的话,泡沫可能就不会破灭。”
如何应对泡沫?他指出,首先,适者生存,要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改变这个世界。“正如我们公司叫达迩文,适者生存。随着需求和投资环境、大厂的布局,要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活下去,才能避免泡沫。”
另外,需求可能不能定的太死,要随机应变。伯熹坦强调,因为人工智能本身在变,比如早期的一些需求,2020年左右创业时,很多语言模型,有很多虚拟人的考虑,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故事,GPT横空出世,带来的一个问题他们之前讲的技术故事不再适用了。如果这时候还继续执着于某一个方向,很可能导致无效的投资,最终导致泡沫。
想要避免泡沫,应该随时跟进整个世界范围内大局观的调整,甚至包含宏观经济。伯熹坦表示,“比如现在有一定泡沫的原因,不是AI多强,也可能是其他领域到相对瓶颈。同时,一些大宗投资、国际关系都会影响投资策略,最后回头发现AI看上去是一个最好的选项。间接导致,并不是AI这个产业的本意,但它产生了一个泡沫。”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