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1月12日-13日,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举行。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围绕AI芯片行业趋势、公司技术布局及应用场景拓展等核心话题展开分享,既解析了公司在AI ASIC芯片领域的竞争优势,也抛出了对端侧AI、小模型应用及行业变革的独到判断,为市场透视AI芯片产业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视角。

针对市场关注的“如何满足国内外客户AI ASIC芯片需求及技术储备”问题,戴伟民首先澄清了行业对通用GPU芯片和AI ASIC在技术布局和应用方向上的认知偏差。他表示,大模型持续更新发展,在部署相对固定的领域,如云端,需要通用灵活的GPU来支撑这一部分算力市场;专用的AI ASIC则专注于极致的性能、能效和成本等。二者相辅相成,很多领先的云服务企业也是兼顾GPU和ASIC的布局。芯原在AI加速处理器,比如GPU、GPGPU、ASIC上均有布局。公司虽不参与AI芯片产品的直接竞争,但这种聚焦芯片定制化服务的战略选择,让公司面对的AI市场更加宽阔。
从技术落地来看,芯原的定制化能力已获得市场验证。作为国内半导体IP领域的资深企业,公司上市时被誉为“中国半导体IP第一股”,随着公司业务在业界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度和更深的认知度,目前公司已被业界誉为“AI ASIC龙头企业”。资本市场对此也给予积极反馈,戴伟民提到,自去年9月23日至今年同期,公司股价累计上涨约7倍,即便近期板块调整,仍彰显出投资者对其价值的认可。
在行业趋势判断上,戴伟民明确提出“端侧AI至关重要”的观点。他指出,当前市场非常关注云上训练芯片,但端侧市场正孕育巨大增量。以消费电子领域为例,国内手机领域的头部企业已在手机画质优化等方面与芯原展开合作。微软提出“AI PC若小于40TOPS算力则难以达标”的标准,更印证了端侧算力升级的紧迫性,而芯原已在这一领域提前布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