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孙悟空服饰的“老戏迷”小朋友手捧已发芽的“戏剧种子”盆栽登场,成为“演艺大世界2025上海国际儿童戏剧艺术节”闭幕式上感人的一幕。小观众与妈妈两年半来观看20余部剧目、撰写百余篇戏剧笔记,把戏剧的种子种在了心里。

主办方为热爱戏剧的幸运家庭送上“戏剧种子”年票大礼包。
11月14日,“演艺大世界2025上海国际儿童戏剧艺术节”在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落下帷幕。本届艺术节以“戏聚未来,无界共生”为主题,在近两个月的活动中,为广大少年儿童呈现了一场跨越国界、融合文化的戏剧盛宴。
为期两个月的演出和活动由马兰花、大鲸鱼等5个剧场联袂呈现,来自中国、俄罗斯、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西班牙、日本等10个国家的23部剧目进行了181场演出,其中中国首演的剧目占50%;整个戏剧艺术节的上座率达到85%,覆盖12万人次,媒体报道50余次,网络曝光量228万次。
将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创造性融合是本届戏剧艺术节的一大特色。其中,中福会儿艺《我的本草世界》作为国内首个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原创亲子沉浸式戏剧IP,将中医药文化与沉浸式戏剧体验巧妙结合,让小朋友在四季轮回中亲手触摸草药,开启传统文化探索之旅。这一创新形式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备受观众好评。配合《我的本草世界》同步推出的系列文创产品也十分火爆,丑萌的人参、毛茸茸的蒲公英、红彤彤的山楂热热闹闹挤成一堆,徽章系列也很受小朋友青睐。

《我的本草世界》
本届戏剧艺术节特设10场“艺术节对话”,台上和幕后的戏剧工作者和观众面对面交流,内容也从服装、角色、剧情到家庭关系维护、戏剧教育、如何引导未成年人社会化和文化传承等。越来越多的家庭和老师看重孩子从小的艺术启蒙,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带着孩子走进剧场,鼓励孩子走上舞台。
闭幕仪式上,一组跨国家庭分享了自己的戏剧感受,他们认为戏剧具有跨越语言的文化感染力。身在中国,他们特别看重蕴含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剧目,认为这能让孩子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筑牢文化根基。主办方也为热爱戏剧的幸运家庭送上“戏剧种子”年票大礼包。
本届戏剧艺术节新纳入11家国内外优秀儿童剧院团和艺术节机构加盟“上海国际少年儿童剧院(场)共同体”。该共同体自2023年成立以来已联合8个国家的16家一流剧团,并与80%的成员实现了演出、制作等双向合作。
闭幕式上,备受期待的“儿童文学IP舞台转化计划”也正式启动。该计划由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联合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上海文学创作中心、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编辑部等单位共同推出,旨在推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向舞台艺术转化,实现文学与戏剧的创造性融合。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原创音乐光影剧《妈妈的味道》作为闭幕演出,在马兰花微剧场温情上演。该剧聚焦当代亲子关系,以“家的味道”为情感纽带,通过丰富的艺术语言与新颖表达展现“家”文化的传承。

《妈妈的味道》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外卖速食盛行,“家的味道”逐渐成为许多人的记忆。剧情从一位职场母亲的视角展开。在育儿与工作的压力中疲惫不堪的妈妈,偶然回到童年老宅的厨房,唤醒了沉睡的老厨具——沉稳的大炖锅、活泼的小炒锅与幽默的铲子。在厨具的魔法引导下,厨房化为情感容器,四季更迭成为时光齿轮,音乐与光影解构了日常生活的诗意,呈现母亲与女儿跨越三十年的羁绊。
据悉,《妈妈的味道》首轮驻场演出11场,后续将通过巡演、社区与学校惠民演出、文化出海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影响。
本次戏剧艺术节由中国福利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演艺大世界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同主办,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承办,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