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锂电产业链本周大事:

中汽中心明确:将电池分为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液态电池三大类

11月13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专题会议“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论坛”在四川宜宾举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在论坛演讲中表示,当前需要明确固态电池相关的术语、分类、编码等基础内容,“我们正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在术语和分类中,将电池分为了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液态电池三大类。”这意味着以后将没有“半固态电池”这一说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固液混合电池将从小批量应用快速走向市场化

11月12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进华表示,固液混合电池将从小批量应用快速走向市场化。固液混合电池凭借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潜力,成为动力电池技术演进的重要技术路线。当前,添加无机电解质与电解液部分聚合是两大主流技术方向,仍存在界面阻抗、成本及制造工艺等挑战。到2030年,固液混合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450Wh/kg,全面满足车规级高性能需求,进入规模化商业应用阶段。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达成十年期战略合作

11月12日,海博思创(688411.SH)公告,与宁德时代(300750.SZ)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2026年1月1日-2035年12月31日合作期内,双方应于每年度末就未来三年的合作目标进行滚动式更新,并签署相应年限的合作备忘录予以确认。其中,2026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海博思创采购电量累计不低于200 GWh,宁德时代确保按该公司需求量纲供应。这相当于宁德时代去年储能电池销量的2.15倍。海博思创于今年年初登陆科创板,是国内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