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段,当前流感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要致病病原体。
记者从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山西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与全国一样,已进入流感流行季,近 3 周流感活动水平明显上升,报告病例以学生群体为主,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上升。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靖介绍,本流行季山西省流感以甲型 H3N2 亚型为主流行毒株,占比 99%,同时伴有少量甲型 H1N1 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期流行。
甲型 H3N2 亚型并非新毒株,作为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其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全身酸痛、头痛、畏寒乏力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呕吐症状,重症病例可能继发肺炎、呼吸衰竭,相较于甲型 H1N1 亚型,甲型 H3N2 亚型存在微小变异,在传播方式、传染力上无明显变化,属于病毒变异的正常现象。
尽管各类呼吸道疾病症状相似,但致病病原体不同,需精准区分诊疗方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专家提醒,流感患者可使用奥司他韦等药物治疗,此类药物均为处方药,需经医生评估后使用,且在症状出现 48 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并非头孢、青霉素类抗生素,而是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四环素类或新型喹诺酮类药物,盲目用药可能延误病情。
针对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工作,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已依托全省流感及呼吸道多病原监测网络,强化疫情趋势分析与风险研判,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医务人员、床位紧急调配机制,保障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诊疗服务有序开展。
截至 10 月底,山西全省所有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已实现儿科门诊全覆盖;同时,以山西省儿童医院为核心组建覆盖全省的儿科诊疗协作网,并在各市组建 15 个由市级龙头医院牵头的儿科医联体,有效畅通儿童患者尤其是重症患儿的向上转诊通道,确保疑难危重病例得到及时救治。
(总台记者 贺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