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2025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下简称上海童书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落幕。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474家参展商亮相,集中展示超过2万种中外最新童书。
根据主办方统计,截至稿件发布,本届展会促成近1000项版权交易意向,实现图书销售码洋约1500万元,文创和衍生品销售额接近200万元。
展会三天共迎来42387名观众,同期举办的322场专业活动、新书发布会、阅读推广活动,与城市文化场景深度联动,通过“文旅商体展”融合模式,持续释放儿童内容产业的跨界能量,展现出全球儿童内容生态的多元活力与发展潜力。
中外展商同台亮相
本届展会共有194家国际展商参展,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已连续参展三年及以上。
来自英国Igloo Books出版社的迪恩科尼什表示,“中国市场对我们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尤其在文学与教育类图书领域,潜力巨大。我们已经看到销售稳步增长趋势,未来仍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也期待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
来自俄罗斯Polyandria出版社的达丽娜雅库宁娜也认为,上海童书展为俄罗斯作家与插画家提供了高质量的展示平台。“我们不仅引进出版了大量中国原创绘本,还在展会上洽谈了多项版权合作。借助这一平台,中俄在童书领域的交流合作正不断加深。”

澳大利亚Windy Hollow Books出版社的克里斯蒂娜帕塞则表示:“参加上海童书展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出版商的需求,这是难得的机会。”朝鲜外文出版社则首次派遣儿童图书代表团出国参加国际童书交流活动。

中国参展商也积极参展,举办了一系列精彩活动。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了十万个为什么AI儿童探索相机发布会、三毛诞生90周年阅读分享会和《小香咕上学记》新书发布会等活动。小香咕”是作家秦文君笔下的人物,系列图书已出版25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活动现场,来自上海宝山区的7位“小香咕”粉丝与来自常州经开区的8位小朋友亮相,带来特别环节——“小香咕”系列续写成果大展演。经开区蒲公英班小学员们的续写作品,均是在秦文君与戴萦袅组织的即兴写作课堂上完成,展现了优质读写教育对重塑儿童阅读习惯、激活创作潜能的重要作用。
接力出版社举办了13场新书发布、阅读分享、互动游戏等活动。香港馆的70多家香港业者携330余项创意展品亮相,既呈现童书的知识性、艺术性与教育性,亦凸显香港在印刷技术、跨媒体叙事与国际化视野上的独特优势,促成沪港两地出版印刷界的实务合作。
全球童书首发平台
“全球童书首发平台”以充满艺术想象力的空间设计成为全场注目的亮点。由意大利设计团队打造的展区,以从天花板垂下的细线构筑出富有节奏感的视觉结构,270本来自14个国家的年度重点新书悬挂其间,书页随空气轻轻翻动,宛如步入一座可触可感的“阅读丛林”。

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书籍成为读者和版权商关注的焦点。新书《新说山海经系列绘本九凤》将中国神话和青花瓷元素融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锦江撰文,根据《山海经》中“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12字的神话创作成1200字左右的绘本故事,青年插画家万琼运用青花瓷的青色浓、淡、白技艺,将青花瓷的美学转化为绘本语言。张锦江表示,“写出神话中的生活诗才是最高境界。《九凤》中的每个人物身上都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珍爱,对人性的温善、关怀,实是一曲善、爱的天歌,这是绘本《九凤》想要传递的深层次内涵。”本届展会上,《九凤》还完成了马来西亚语版权输出。

童书展上发布的“文物中国史”系列图书是一套以文物为核心线索的中国古代通史读物,从国内外数十家博物馆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通过解读其形态、工艺与发掘故事,勾连起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社会生活等宏观历史,实现“以物证史”。“我们选择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本书作者、知名博物馆教育专家朋朋现场分享了创作初心,“引导孩子从一件青铜器、一片陶瓦中看到古人的生活与智慧,比单纯背诵历史年代更有趣,也更能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爱上剪纸》深度挖掘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将这门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 年跻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融入幼儿教育,打破传统“工匠式模仿”的教学局限,创新性提出“不教成品教方法”的教育理念。活动现场,李慰宜老师与张晨华老师分享了编写初衷。身为一线幼儿教师,二人始终深感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希望让剪纸艺术在幼儿教育中“接得住、传下去”,助力培养心灵手巧的新一代。“‘爱上’是我们的核心目标,再优质的活动、再有价值的学习,若不能让孩子体会到乐趣,一切都等于零。” 李慰宜表示。

专业活动聚焦全球趋势
本届上海童书展共举办18场专业论坛,围绕产业趋势、商业创新、IP运营、阅读推广、插画艺术与跨界合作展开。
在“中外儿童阅读推广交流会”上,圆桌论坛聚焦亚洲儿童阅读现状与共同挑战。中国与马来西亚阅读推广机构代表指出,数字化环境正重塑儿童阅读习惯,同时面临内容质量、图书可负担性及特殊儿童阅读支持的现实困境。与会嘉宾认为,应通过优质内容供给和专业推广机制,推动儿童阅读生态发展。

在“全球童书市场趋势分析”论坛,尼尔森IQ图书数据商业总监海柔尔凯尼恩指出,截至今年8月,尼尔森监测的18个区域市场中有15个保持销售增长,其中巴西和印度增幅超过10%。北京开卷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10月,中国童书零售市场整体微降0.48%,但内容电商贡献近五成销量,科普类图书增幅明显。
国际知名插画师西德尼史密斯与中国绘本大师周翔以光影与叙事为主题展开对谈,日本绘本作者吉竹伸介分享“幽默与日常观察”的创作经验,反响热烈。
全球青年插画力量汇聚上海
2025年金风车国际青年插画家大赛从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投稿中选出69组入围作品现场展示。其中,中国插画师郑峰的作品《“东方宝石”朱鹮》与伊朗插画家帕文海达里扎德的《我是个英雄》分别荣获图书出版类国内金奖与国际金奖,彰显了跨越国界的艺术魅力。

插画师生存角汇聚了厄伊温图谢特尔、马修福赛斯、阿梗、黑眯等中外插画师,共举办了12场大师论坛、9场工作坊和27场一对一指导活动,现场吸引了1808名青年插画师参与。插画师大道市集汇聚来自中国、日本、哈萨克斯坦及泰国等地的88位插画师,呈现丰富的本土与国际创作力量。

插画师大道旁的公益市集则成为童书展上的温情角落。“阳光201”入驻工作室带来的手工艺品、文创作品等均由残疾人制作,每一件都凝聚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梦想的坚守。市集特设的“残健融合体验区”,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手工制作,让健全人走进残疾人的创作世界,打破认知隔阂。

票根经济带动周边客流
本届童书展的“城市联动”覆盖上海80余个阅读空间、书店、书院及城市文化地标。童书展的热度并未局限于世博展览馆内。“新华文创新梦想”与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联袂打造的“阅美上少图,童绘新梦想——申城少儿阅读季”童书系列活动将童书展三天的热潮转化为持续数月的全城阅读风尚。
童书展主办方之一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还牵手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等,推出“心灵绿ZHOU童心无忧”主题展,举办首届“青少年儿童彩虹成长论坛”,展现了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共同关注,充分展现童书展“破壁出圈”产生的城市文化联动效应。

首次推出的“票根经济”成为亮点,观众凭展会票根即可在餐饮、零售、文创及展览等多场景享受专属优惠。根据世博天地的反馈,周六客流较平时增加逾1万人,总体观展人次表现良好,高于同期一般展会水平。
未来,上海童书展将与更多文旅场馆、商圈及文化机构共建全年联动机制,推出“亲子文化路线”“城市童书漫游”等长期项目,致力将展会打造为连接城市生活与文化体验的重要入口。
2025年上海童书展以更完善的国际网络、更丰富的原创内容体系和更活跃的跨界合作模式,呈现了全球儿童内容产业的最新趋势,为全球儿童内容产业带来更多创新成果与合作机会,也将向世界展示更多来自中国的儿童阅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