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四五”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制造强国战略,持续加大制造业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助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目前,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突破5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及信用贷款双破2万亿元,“十四五”以来均实现3倍增长,稳居同业首位。
用好政策工具
扩大银政企合作“朋友圈”
工商银行围绕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专项工作机制,持续加大重点项目信贷支持;依托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深入开展“工助升级 贷动更新”金融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相关领域信贷投放领跑同业;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开展“工银惠群”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专项行动,全面服务80个国家级集群。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提升制造业“含绿量”的重要路径。安徽某生物科技企业的秸秆制糖项目,不仅是我国秸秆处理行业的标杆项目,也是安徽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支持项目。工行安徽蚌埠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制定专项服务方案,今年6月成功为该企业发放超亿元设备更新专项融资贷款,助力企业购置先进设备、建设数字化生产线。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量1万吨混合糖与1.5万吨有机肥,真正实现“变草为宝”,助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创新产品服务
丰富多元化服务模式“工具箱”
在服务上,工商银行积极推动多元化金融服务创新。其中,发挥融资租赁服务优势,积极助力国产高端装备产品销售,合计订购商飞公司C919干线客机100架、C909支线客机35架,为高端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双燃料汽车运输船等近200艘各类国产化新造高附加值船舶提供融资支持。以绿色债券、科创债券等创新产品,积极支持电力装备优质产能稳健落地。依托数字供应链融资、信用卡分期、个人汽车信用贷款等多元化服务,扩大新能源汽车经销商及零售端产品销售等等。
在产品上,工商银行聚焦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和难点,优化信贷模式,创新推出专属产品,更好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以前贷款卡在抵押物上,我们这种轻资产企业只能干着急。”河南洛阳某轴承配套厂负责人说道。针对该企业融资痛点,工行河南洛阳分行创新推出“轴承贷”,该轴承配套厂仅凭订单、纳税等经营数据即可获得信用贷款,从提出贷款申请到收到资金仅用两天时间。“轴承贷”产品推出两个月内,超亿元资金迅速注入轴承产业链,为46家轴承制造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目前该行已把此模式复制到农机、重工等更多洛阳特色制造业领域,相继推出“东方红贷”“重工贷”“外贸贷”等近40个特色融资方案;同时引入创投资本,通过“投贷联动”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筋健骨”。

▲工行河南洛阳分行创新推出“轴承贷”,为轴承制造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优化服务机制
铺设制造业企业融资“快车道”
工商银行稳步构建政策赋能长效机制。加大内部资源保障。先后推出制造业贷款专项规模、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激励等一系列措施,持续突出对制造业金融的资源倾斜。推动专营机构建设。在多地挂牌成立制造业金融中心,全国设立25家科技金融中心、160家科技特色支行,构建立体化专营服务体系。强化人才队伍培养。每年举办全行制造业金融专题培训班,培养更多既懂产业、又懂金融的“行家里手”。
台州某精密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基体材料和表面涂层研发的科创企业,正处于发展上升期,对资金的需求尤为迫切。工行浙江台州分行依托制造业金融服务中心,积极推动信贷资源向民营制造业倾斜,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同时优化信贷政策和差异化授权机制,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工行知道我们的困难后,立即派了专人团队上门调研,马上给我们批了4100万元的贷款。”企业负责人说道,产品利率优惠、随借随还,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目前,企业已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迭代升级,在工行金融活水的助力下挺起了“工业脊梁”。

▲工行浙江台州分行积极走访民营制造企业,助力企业挺起“工业脊梁”
展望“十五五”,工商银行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全面金融解决方案,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贡献工行力量。
来源: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公司金融业务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