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家机构减持了英伟达。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 SEC ) 公布的最新 13F 持仓文件显示,美国知名投资人彼得 蒂尔(Peter Thiel)旗下的基金 Thiel Macro Fund 第三季度出售了约 53.7 万股英伟达股票,占其投资组合的近 40%。截至 9 月 30 日,该机构不再持有英伟达股份。
按英伟达第三季度平均股价计算,该基金此次减持套现金额约 1 亿美元。减持英伟达的同时,该基金也减持了特斯拉的股票,卖出 20.76 万股特斯拉股票,减持比例高达 76%。同时,该基金第三季度购入了 7.9 万股苹果股票和 4.9 万股微软股票。
上周五,华尔街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公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持仓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桥水也减持了英伟达,减持比例近三分之二。桥水同时还减持了过半的 Alphabet 股票、约 9.6% 的亚马逊股票、超 35% 的微软股票。上周,软银集团还清仓了英伟达股份,套现 58.3 亿美元。
多家机构减持甚至清仓英伟达股票,引发了近期市场上关于 AI 泡沫可能破裂的讨论。虽然软银清仓英伟达股票主要是为了资助其押注的人工智能项目,但其他机构减持英伟达或是基于对 AI 过热和市场稳定性风险增大的判断。

彼得 蒂尔有 " 硅谷创投教父 " 之称,此前他曾参与创立了 PayPal 并成为 Facebook 的首位外部投资者,他曾警告,人工智能的炒作远超出其实际经济可行性。近期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桥水首席投资官 Karen Karniol-Tambour 等人则警告称,当前的市场稳定性正面临越来越高风险。
近期也有一些公司负责人警告称,股市可能走向下跌。
AI 公司 DeepL CEO Jarek Kutylowski 上周表示,很多市场评估都相当夸张,有迹象表明泡沫即将出现。图片编辑工具公司 Picsart 的 CEO Hovhannes Avoyan 表示,能看到很多 AI 公司在没有很多收入的情况下获得极高估值,这令人担忧。知名 " 大空头 "、曾精准预言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 Michael Burry 上周则表示,主要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云服务提供商低估了芯片的折旧费用,像甲骨文这样的公司利润可能被严重高估。
不过,AI 芯片巨头仍看好 AI 需求扩大和数据中心建设的前景。AMD CEO 苏姿丰上周表示,到 2030 年,数据中心芯片和系统市场有望扩大至 1 万亿美元,公司数据中心芯片年收入将在 5 年内达到 1000 亿美元。
英伟达将在本周发布三季报,交出最新的答卷。英伟达股价 10 月底超过 200 美元 / 股,随后有所回调,11 月 14 日收 190.17 美元 / 股,市值 4.62 万亿美元。巴克莱分析师表示,投资者在英伟达发布财报前的谨慎态度是可以理解的,该财报或对确定人工智能超级周期和相关支出是否仍在预定轨道上至关重要。
(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