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片区面向全球学子发出“邀请函”。澎湃新闻记者获悉,在11月17日召开的2025临港新片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交流大会上,临港新片区重磅发布了《关于支持高校学生来临港实习实践的若干措施》(简称“小蓝鲸”计划),围绕高校学生实习实践全周期需求,为国内外学子提供支持。本次大会吸引全球55个国家130余名外籍留学生参与。

本次大会正式发布了具备NFC功能的《临港国际人才服务手卡》。国际人才使用手机轻触手卡,即可一键获取涵盖签证、居住、创业等领域的全流程政策指引,享受“一触即达”“一掌查阅”的智能信息查询服务。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副总队长徐俊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支队长徐静共同为“临港移民融入服务标准站点”及“外国人社会融合服务站”揭牌。两站的设立旨在进一步拓展服务场景、提升响应效率,系统助力国际人才实现从“便捷安居”到“社会融入”的全面过渡。

大会现场还举行了7家留创园企业集中入驻签约仪式。同时,“临港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正式启动,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韩国汉阳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十所海内外高校成为首批合作单位。该基地将进一步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园”的转化通道,为国际人才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吴晓华在致辞中表示,六年以来,临港新片区勇担国家战略使命,初步形成了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重点打造集成电路、民用航空、高端装备、智能汽车和数字经济“4+1”产业体系。

吴晓华强调,临港新片区始终秉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建成上海市首家区域性移民事务服务中心,率先落地电子口岸签证,实施最长五年居留许可,人才服务已覆盖80多个国家、2.5万余名国际人才。

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累计吸引集聚人才超14万人,引进培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超700人,集聚留学人员创办企业超300家,国际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创业生态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