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自10月中旬以来,避险情绪急剧升温,导致全球市场出现跨资产类别的抛售潮。
从高歌猛进的科技股到加密货币乃至黄金,几乎所有资产类别都未能幸免。标普500指数已跌破6725点关键支撑,与纳指双双失守50日均线;比特币跌破9万美元,年内一度逾30%的涨幅已经转为负值;现货黄金较10月中旬的峰值下跌6%;债券也同样位于下跌通道,其中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自10月22日以来上行了18个基点。
然而,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德意志银行于11月17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尽管近期全球市场经历了跨资产类别的广泛抛售,但当前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基本面依然稳健,尚不构成历史上那种大规模、持续性熊市的先决条件。
宏观策略师Henry Allen在报告中分析,此轮抛售的核心在于美联储近几周明显的鹰派转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0月底对12月降息的可能性提出质疑,随后多位官员发表鹰派言论,导致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概率降至42%。
报告强调,尽管短期“逆风” (headwinds)将持续存在,但支撑市场韧性的驱动因素并未消失。与历史上的大规模抛售相比,当前的市场背景有着本质区别,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
美联储“鹰派”转向是罪魁祸首?
报告指出,近期市场动荡的首要驱动因素是美联储的鹰派转向。回顾过去十年的几次大规模多资产抛售(2015-2016年、2018年和2022年),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美联储采取更强硬的姿态并转向加息。

当前的抛售模式与历史有相似之处,但程度远不及前几次。美联储的鹰派基调主要源于持续高于目标的通胀,以及关税政策滞后效应的显现。
此外,ISM服务业支付价格指数等通胀领先指标依然强劲,预示着通胀压力可能持续。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短期内市场面临的主要压力源。

涨势过猛后的回调?
报告分析的第二个原因是,市场在抛售前经历了一场“不懈且异乎寻常”的上涨,这种速度本身就难以持续。
数据显示,在截至10月的六个月里,标普500指数的滚动涨幅达到了23%,这是自2020-21年新冠疫情复苏以来的最强表现。

与后疫情时期由天量财政和货币刺激驱动的上涨不同,本轮反弹的动力是投资者对美国及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消退。
既然经济“软着陆”已成为市场共识,且贸易局势缓和等积极催化剂已被消化,那么在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的情况下,市场的周期性回调并不令人意外。
公共财政担忧持续施压
报告同时提及,在后疫情时代,发达经济体普遍存在的持续性财政赤字,正对包括债券在内的多种资产类别构成压力。
例如,英国国债在预算案公布前面临巨大压力;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周五触及2008年以来的新高;即便是美国国债,今年也因穆迪5月的评级下调等事件而面临市场压力。
这种影响不仅限于债券市场,也传导至其他资产。例如,法国CAC 40指数是今年欧洲主要股指中表现最差的之一,显示出财政担忧对股市的拖累。
基本面稳健,大规模抛售条件尚不具备
尽管存在上述逆风,德意志银行强调,市场的基本面背景仍然“稳健”。此次抛售仅使标普500指数从其历史高点回落了约3%。

报告列举了几个关键的积极因素: 首先,自2024年9月以来,美联储已累计降息150个基点,这是自1980年代以来在非衰退时期最快的降息步伐。历史上,在经济软着陆背景下的降息周期对风险资产极为有利。
其次,当前市场的争论焦点是未来降息的“步伐”,而非是否应该“加息”,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信号。
此外,最近贸易局势缓和进一步缓和了市场紧张情绪。同时,整体金融条件依然宽松,VIX指数和高收益信贷利差等市场压力指标仍低于10月份的高点。
报告总结道,历史上导致大规模抛售的先决条件——例如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或出现明确的经济放缓乃至衰退迹象——目前均未出现。即便是2000年科网泡沫的破裂,也是在更广泛的宏观经济放缓背景下发生的。因此,近期驱动市场保持韧性的核心因素依然有效。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