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价11月18日走低,因俄罗斯主要出口港口在短暂停运后恢复装船,缓解了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同时“历史性过剩”预期继续压制油价。
周二,布伦特原油报63.80美元/桶,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2%;WTI徘徊在59.49美元/桶附近。此前,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因遭乌克兰无人机与导弹袭击而停运两天,于周日重新启动装载作业。该港每日处理约220万桶原油,占全球供应约2%,停运消息曾引发供应风险忧虑。
全球进入史无前例的供应过剩周期
市场更大的担心来自未来两年的供应大幅增长。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将比需求多出409万桶/日,为除2020年疫情外的最大年度过剩。供应预计在2025年增加310万桶/日、2026年再增250万桶/日,而明年需求增幅仅约77万桶/日。
本周预测油价将持续回落,预计2026年布伦特均价为56美元、WTI为52美元,均低于当前远期曲线水平。高盛称:“我们预计市场将出现约200万桶/日的巨大过剩。”
美国制裁导致俄罗斯出口格局重塑
与此同时,美国针对巨头Rosneft和的制裁将于11月21日生效,已提前冲击俄罗斯出口流向。包括印度和土耳其在内的主要买家已暂停采购,使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在制裁公布后数周内下跌20%。
根据测算,约三分之一的俄罗斯海运出口——约140万桶/日——目前被困在海上油轮中,作为漂浮储存。俄罗斯主力原油品种价格跌至两年多来最低水平,因买家在制裁生效前寻找替代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