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汇聚了中国体坛最优秀的运动员。
每一届全运会,总有老将选择在此与职业生涯挥手作别。他们的每一次奔跑、每一次冲刺、每一次起跳、每一次出手、每一次跌倒甚至是每一次失误,都在书写历史、浇筑传奇。
荣耀终章,是澎湃新闻在第十五届全运会期间专门为即将离开赛场的老将设置的专栏。每一篇文章既是致敬,也是铭记。它们就如时光的切片,记录着传奇老将们从青涩到传奇的蜕变,见证着从锋芒到从容的升华。

11月17日,浙江队选手石智勇在挺举比赛中第三次试举失败后亲吻杠铃。
11月17日,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举重73公斤级决赛中,浙江代表队名将石智勇以346公斤的总成绩,成功夺得该项目金牌,实现了个人全运会的三连冠。
在这传奇的时刻,石智勇却向大家宣布了一则消息,自己因为伤病原因将选择退役,因此十五运的金牌,成为了石智勇传奇职业生涯的最后一舞。

尽管挺举失败,但石智勇最终获得冠军。
拼尽全力的最后一战
11月17日东莞石龙中学体育馆,32岁的石智勇代表浙江队出战十五运会男子举重73公斤级决赛,这场告别战也是他的全运会三连冠之争 。面对一众2000年左右出生的年轻对手,饱受伤病困扰的他夺冠之路十分坎坷。
抓举阶段,石智勇因开把重量156公斤全场最高,等其他选手全结束试举才压轴登场 。他稳稳举起156公斤暂列第一,而湖南队彭政林以155公斤紧追。为拉开差距,他第二把成功举起161公斤,但冲击164公斤时杠铃滑落,最终以161公斤守住抓举第一的位置 。
挺举赛场他的伤病短板尽显,开把185公斤成功举起后,他单膝跪地喘息许久 。此时他总成绩346公斤,领先第二名6公斤。随后他两次挑战189公斤均失败,夺冠主动权意外交出——彭政林若举起192公斤就能实现反超。

颁奖典礼上,石智勇饱含热泪。
好在彭政林两次冲击192公斤均未成功,石智勇就此锁定冠军。第三次试举失利后,他缓缓走向杠铃俯身亲吻杠铃片,用这个动作与22年举重生涯告别 。

赛后,石智勇掀起上衣露出满背的治疗针孔。
作为三届全运的老臣,三战三捷的石智勇早已无需证明什么,也许能击败传奇的,只有伤病和时间。赛后他掀起上衣露出满背的治疗针孔,坦言脊柱等伤病让自己状态欠佳:“满分10分的话,我只能给今天的自己打6分,我吻了一下杠铃,我想是时候该结束了。”石智勇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也许不够完美,但一定足够铿锵有力。

颁奖典礼上,陪伴自己多年的恩师占旭刚为石智勇戴上了金牌。
拼搏精神永存赛场
很多人真正认识石智勇,也许是因为巴黎奥运会的一个采访,在男子73公斤级的决赛中,石智勇因为肌肉断裂无缘领奖台,赛后的他十分沮丧,一身健硕肌肉的石智勇像孩子一样哭了出来,嘴里还一直念叨:“对不起,对不起各位。”
三战全运,三战奥运,三枚全运金牌,两枚奥运金牌,石智勇传奇的一生,是很多举重运动员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但即便荣誉满身,石智勇却从来没有懈怠过。

2016年8月9日,石智勇夺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举重男子69公斤级冠军。

2021年7月28日,石智勇夺得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冠军。这张石智勇庆祝夺冠的照片,定格了许多体育迷对于东京奥运会的美好记忆。
去年因为伤病原因,他曾考虑过告别赛场,在去年12月和家人商量过后,他还是毅然决然返回赛场,并在过年之后就系统投入到了训练,可对于一个32岁的老将来说,想要焕发“第二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石智勇坦言在复出训练中可谓“吃尽了苦头”,即使已经努力调整自己,但直到本次全运会开赛,石智勇的伤病依旧没有恢复。
谈及本次十五运跌宕起伏的经历,不少人不理解石智勇为什么坚持带伤出战,对此他这样回应道:“可能运动员比较执着吧,总想着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赛后他向镜头展示了自己的背脊,除了长年累月的训练痕迹外,大大小小五十个左右的针孔,承载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这是石智勇独有的英雄勋章,诉说着22年职业生涯的永不言败。

东莞石龙举重博物馆内展出的“石智勇针灸针”。
中国举重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特殊的展品,一个5升的塑料水桶里装满了电针,那是石智勇治疗背脊伤病所用的。每一根针都凝结了石智勇的汗水与泪水,在一根根电针的挤压下,关于希望与坚持的甘泉溢出了水桶,正滋养着每个怀揣举重梦想的后辈。
英雄告别赛场,但传奇永存于心,石智勇,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