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费者杜女士陷入一场旧衣回收的闹心纠纷。她通过微信小程序“绿衣侠旧衣按件回收”寄送18件品牌旧衣,平台预估回收价44.5-200元,可最终结算仅0.7元。
杜女士质疑“绿衣侠”虚假宣传并投诉,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多次联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无果,现场检查发现其注册地无经营迹象,公司被列经营异常。而平台客服回应澎湃新闻称,仅3件衣物质检合格,其余多因质量问题不合格,建议用户仔细阅读回收规则,避免结算价格远低于预期。

平台预估回收价为44.5元至200元,最终实际结算价仅为0.7元。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预估价与结算价相差巨大,投诉后发现企业“经营异常”
杜女士介绍,此前她一直按斤回收旧衣物,整体打包让快递带走,省时省力。
后来,杜女士在微信刷到“绿衣侠旧衣按件回收”平台,其主打按件结算且对各大品牌分类,她发现家中不少衣物符合归类品牌,便决定尝试。10月4日,杜女士按平台规则自检后,寄出18件Zara、Puma等品牌衣物,涵盖多种类型,总重约4.5公斤,页面预估回收价44.5元至200元。
然而,几天后平台出具质检报告,认定仅3件符合标准,多数因发白磨损、染色脏污等问题不合格,最终结算仅0.7元。杜女士对比多家平台,发现该小程序回收价远低于市场价,怀疑“绿衣侠”虚假宣传与欺诈,拨打客服热线未果。

多件衣服被评判为品相问题不可回收。
杜女士还发现,“绿衣侠”微信小程序与支付宝相关小程序均由杭州热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后变更为杭州快收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10月13日,她以“夸大衣服瑕疵、业务与执照范围不符”等理由向钱塘区市监局投诉并要求退赔。
根据杜女士提供的投诉截图,14日至 17日,钱塘区市监局河庄市场监管所多次联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无果,核查快递也不知公司具体地址。22日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注册地无经营活动迹象,23日将其列为“经营异常”,27日终止调解。
澎湃新闻通过天眼查查询注意到,该公司确实在10月23日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为“经营异常”。

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后,将该公司列入“经营异常”。
客服回应称系多件衣物质检不合格,运营主体已变更
11月12日,澎湃新闻记者借助“绿衣侠旧衣按件回收”微信小程序联系到该公司客服。针对杜女士旧衣回收事件,客服称,其寄送的18件衣物里,仅1件儿童夏装符合回收标准;另两件质检合格的粉色西装和女士薄外套因款式老旧,按环保回收价0.1元/件处理;其余衣物因存在脏污、褪色、抽丝、图案开裂等问题,无法进入二手销售渠道,被判定为不合格。
客服表示,衣物核查质检全程由人工操作,公开透明且有监控记录。对于不合格衣物,48小时内客户可申请退回,但需自行承担运费;超时则由平台进行环保回收。
关于与监管部门联系未果一事,客服解释,公司因仓库搬迁,营业执照尚未从萧山区变更至钱塘区,致使河庄市场监管所未能联系上。不过,公司已向监管部门提交营业执照、质检报告等相关材料,积极配合调查且已处理妥当。

微信小程序“绿衣侠旧衣按件回收”界面,目前运营主体已变更杭州快收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还提到,小程序平均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规则升级,用户选择旧衣回收时会强制弹窗回收规则,必须阅读完毕才能继续操作。但因条目众多,部分用户可能未耐心看完就寄送衣物,导致结算价格不符合预期。客服建议消费者使用平台时仔细阅读规则,提前排查衣物状况。
11月18日,澎湃新闻再次联系“绿衣侠”微信小程序官方客服,询问支付宝账号主体更改事由。客服回应,23日被市监局列为经营异常后,为保障小程序正常运营,已将杭州快收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更改为账号运营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