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11月19日,瑞尔集团公告称,截至今年9月30日止的六个月,该公司预期实现的税前利润超2000万元。

这意味着,瑞尔集团目前半年的盈利能力几乎已与去年全年的相当。2024财年,该公司的税前利润为2383.5万元。



11月19日盘中,瑞尔集团一度涨超10%。不过,该公司今年以来的股价已长期维持在1-3港元/股,总市值大约在15亿港元之下。

另在2024年截至9月末的6个月内,瑞尔集团实现的税前利润为740万元。按此前低后高的规律,瑞尔集团的2025财年或会迎来较为可观的历史新高。

截至11月9日收盘,瑞尔集团报收1.74港元/股,涨9.43%,最新市值约9.78亿港元。

对于眼下出现的业绩快速增长,瑞尔集团的预告将其归结为三点原因。一是,人工智能(AI)运用在临床及业务管理系统后,企业提升了营运能力;二是,患者需求及服务量持续回升;三是,集团严格的降本增效计划。

11月19日,瑞尔集团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企业尚未发布完整的业绩情况,也处在静默期,暂时无法就更具体的财务数据信息或是业绩相关细节做回应。

在上市之初,由于此前的大额连续亏损,瑞尔集团一度给产业留下了“高端口腔烧钱多、盈利难”的印象。不过,该集团现已稳定盈利两年。

瑞尔集团净利润的扭亏是在2023财年(指截至2024年3月末,下同)。在2023财年,瑞尔集团的收入较2022财年(指截至2023年3月末,下同)有了大幅提振。

企业年报显示,2022财年,瑞尔集团的收入是14.7亿元,当年亏损2920万元。在2023财年,瑞尔集团的收入是17.46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为1340万元。

不过,到了2024财年(指截至2025年3月末,下同),因为治疗价格下降,企业收入为16.88亿元,较2023财年略有下滑。但同期,企业净利润增长到1616.8万元,同比增长20.5%。

瑞尔集团近年业绩情况 制图:界面新闻记者 黄华

事实上,无论是2023财年还是2024财年,瑞尔集团的接诊人次都接近200万人次,这也体现了该品牌的稳定性和影响力。并且,瑞尔集团的接诊人次在2024年财年甚至还比2023财年增加了0.3%。

但从另一方面观察,瑞尔集团的收入变化也提示了消费降级正在中产阶层——瑞尔集团的目标客群中发生。据企业年报,瑞尔集团旗下有瑞尔齿科和瑞泰口腔两大品牌,前者专注于高端市场,服务于一线城市及新兴一线城市富裕者,后者服务于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的中产客户。

不过,瑞尔集团的业绩也说明,中高端消费群的消费能力依旧不容小觑,靠此营生的瑞尔集团营收也相对稳健。不过,在消费尚未回春的大背景下,瑞尔集团的盈利增长恐怕还是和集团降本增效有一定关系。

企业年报显示,瑞尔集团2024财年的雇员状况较2023年有所下滑。2023财年和2024财年,该集团的雇员人数分别为3464人、3111人,减少的大部分是护理人员和客服人员。

不过,在核心竞争力——牙医的数量上,瑞尔集团2024财年的牙医要多于2023财年。2023财年和2024财年,该集团的牙医人数分别是972人、999人。

另外,瑞尔集团暂无大举扩张的态势。截至2025年3月31日,瑞尔集团在国内15个城市累计设有118家门店,其中包括107家诊所和11家医院;瑞尔集团以瑞尔品牌运营48家诊所,以瑞泰品牌运营59家诊所和11家医院。

也就是,瑞尔集团2024财年的在门店总量与2023财年相比,整体趋于稳定。在2023财年,瑞尔集团拥有123家门店,比2024年还略多5家。

此外,在这两年,瑞尔集团还发起了“ALL IN AI”战略,企业也将其列为2025财年半年报业绩增长的原因之一。在医疗服务行业,企业将人工智能(AI)直接应用在业务层面是普遍现象。

比如,体检公司利用AI在体检及其前后,开展了一系列包括预约、导诊、体检报告解读等在内的服务。从消费者体验而言,AI引导下的导诊帮助节约了体检时间,改善了体检体验,但它们是否对企业业绩增长提供了帮助还需观察。

11月19日,瑞尔集团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称,企业在人工智能(AI)方面确有一些动作,但短期无法和业绩挂钩,企业主要将AI用在价值释放、效率提升、风控升级三大方面。

就价值释放而言,瑞尔集团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人工智能(AI)可以应用在潜在治疗识别中,比如,通过影像识别进行二次审核,发现被忽略的潜在治疗需求,以此有可能提升初诊转化率;又如,AI可以进行复杂病例标记,方便患者快速转诊或专家介入,带动高价值治疗业务增长;或者是,基于AI生成客户画像,精准匹配诊疗方案,促进初诊转化和复诊消费;这些都能帮助瑞尔集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获得更好的收益,促进业绩长期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