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围绕“打造南上海重要增长极”主题,奉贤区委书记刘平介绍奉贤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

奉贤区位于上海南部,北枕黄浦江,南临杭州湾,拥有21.6公里的江岸线和41.4公里的海岸线,具有通江达海的独特区位。“十四五”以来,奉贤始终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紧紧围绕“奉贤美、奉贤强”的战略目标,聚焦“五美五强”发展蓝图,全区上下踔厉奋发、实干争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工业综合开发区。

第一,聚焦动能转换,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是工业底盘持续夯实。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775亿元,年均增速9.9%;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连创新高,从2020年的114亿元升至2024年的179.6亿元,年均增速12%。奉贤区聚力发展美丽大健康、绿色新能源、通用新材料、数智新装备四大特色产业,其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80%,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二是服务业能级不断提升。2024年,实现规上服务业营收484.9亿元,较“十三五”末接近翻一番。内部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新兴服务业(软信业、科技服务业)的规上营收占比从15.6%提升至23.2%。消费潜力有效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93.6亿元,年均增长11.8%,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东方美谷核心区

三是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推出“南上海科创16条”等支持政策,各类创新主体茁壮成长。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60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68家。特别是全国第七、全市唯一的“海归小镇”在今年正式揭牌运营,为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注入了新动力。

第二,坚持服务大局,国家战略取得新进展。

一是主动融入临港新片区建设。强化政策协同,积极推动12部浦东新区法规参照适用于新片区奉贤区域。推动产业协同、联动发展,产城融合区奉贤区域规上工业产值由2020年的259.7亿元增长到830.5亿元,年均增速达33.7%,已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是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与安徽亳州等地的结对合作,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便利要素流动,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深化“三区两镇”联动发展,与上海市化工区合作共同打造电子化学品、新材料等特色园区,提升区域产业协同水平。

三是有效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连续举办进博专场投资促进活动、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8届进博会采购额累计达28.9亿美元,吸引了一批海内外优质企业走进奉贤、了解奉贤、投资奉贤。

第三,抢抓重大机遇,新城建设进入新阶段。

一方面,公共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国妇婴奉贤院区、新华医院奉贤院区等三甲医院开业运营,言子书院、“海之花”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水一方”科幻馆等文化地标建成投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新华医院奉贤院区

另一方面,综合交通体系加速成型。轨交15号线南延伸、南枫线一期加快建设,S3高速、大叶公路全线、S4奉浦东桥建成通车,G228新建段贯通,城市路网更加畅通。在国内率先形成“智慧全出行链”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区,抢占未来交通发展制高点。

第四,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彰显新优势。

一方面,生态空间持续拓展。“十四五”以来,新增各类绿地488公顷,建成生态廊道2330亩。全区公园总数达223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3平方米,先后荣获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等称号。

另一方面,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持续推广“光伏+”综合开发利用,累计新增光伏装机规模30.5万千瓦,提前完成“十四五”时期建设任务。其中,2024年全年新建成投产各类光伏项目401个,总装机规模16.9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总量排名全市第二。

第五,促进城乡协调,乡村振兴收获新成果。

一是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上海农业科创谷平台作用,引进高科技农业项目50个,大力发展种源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建成首个“5G+AI”智慧农场,科技赋能成效显著,绿色食品认证率保持在30%以上。

二是乡村环境焕然一新。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9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7个。荣获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称号。乡村民宿品质提升,挂牌经营五星级民宿7家。

三是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完善分配动态调节机制,创新成立全国首个区级农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平台——百村集团,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民收入。深化农村“三地三化”改革,完成8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培育形成可支配收入过千万村15个、资产过亿村36个。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7万元。

第六,紧扣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是教育卫生事业均衡优质。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实现国家卫生镇全覆盖。

二是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区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功举办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中国国际女子赛艇精英赛等高等级赛事。

三是“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有力。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打造“青春里”“椿萱庭”、睦邻“四堂间”等养老模式,新增2家智慧养老院、7家“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四是社会保障网织密扎牢。建成27个“十五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累计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3.8万套、人才安居房源3.4万套,努力解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展望“十五五”,奉贤区将紧紧围绕“打造南上海重要增长极”战略目标,积极把握重大战略机遇,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打造开放创新示范高地。全面对接融入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放大新片区的政策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打造独立综合性现代之城。以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为牵引,塑造城市发展新格局,持续提升新城的综合功能和品质品位。

三是打造南上海智造高地。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四大特色产业集群梯次向千亿级规模迈进,稳步提升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

四是打造南上海科创中心。以“五个创新”为抓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南上海高校创新共同体。

五是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擦亮“汇贤惠商 共赢未来”服务品牌,优化政务服务,推动更多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十五五”时期是奉贤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奉贤将干字当头、奋力一跳,全力将奉贤打造成为南上海重要增长极,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