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队在场边庆祝。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当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水球决赛的终场哨声响起时,上海队的姑娘们在泳池边紧紧相拥,泪水与池水交织在一起。队长严思雅在赛后长舒一口气,“这一次就真的彻底地结束了……就是很圆满,圆梦广州,笑着回上海。”

12比6,面对老牌劲旅天津队,由王欢、王诗蕴、王歆艳、朱奕贞、吏锦琳、吴晗、张乐怡、张育绵、陈笑、沈轶能、严思雅、邵轶歆、黄泽蕊组成的上海女子水球队,为上海代表团锁定了本届全运会竞技项目的最后一枚金牌。

至此,上海代表团包揽了本届赛事的首金与收官之金,而这支女子水球队,也赢得了属于她们的、历史性的第一枚全运会金牌。

决赛的进程,展现了上海队的准备充分与心态成熟。

上海队球员严思雅(左)在比赛中庆祝得分。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比赛伊始,上海队便先声夺人,以一记精准的吊射破门,拔得头筹。进入第二节,上海队气势如虹,打出一波4比0的进攻高潮,彻底掌握了比赛节奏。第二节结束,比分已扩大至6比2。

“其实我们前几场比赛打得都很焦灼。”12号队员王欢在赛后分析道,“然后这一场比赛从一开始的领先,让我们后面一直相信自己,无论后面如何,我们都能把这个领先优势保持住的话,我们一定能拿下。”

巨大的领先优势奠定了胜利的基础。第三节,上海队乘胜追击,再得2分,以8比4的比分进入最后一节。第四节,上海队没有丝毫松懈,将绝佳的竞技状态保持到了最后,最终以12比6锁定胜局。

冠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此前的小组赛中,她们虽以三战全胜积9分的战绩头名出线,但半决赛中遭遇了湖南队的强力挑战,最终仅以9比8一分险胜。

“其实半决赛险胜过后,队员们就对决赛已经充满了信心。”王欢透露,“但因为半决赛和包括小组赛我们的发挥其实并不是很稳定,所以决赛我们就做好了打艰苦战的准备。”

上海队球员王欢(上)在比赛中射门。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3岁的队长严思雅,在本场比赛中司职外线,个人贡献了4分。作为队中的核心,她深刻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与责任。

“就是心态不一样吧。”对比四年前代表陕西队参赛的经历,她感慨道,“当时我比较年轻,那时候可能刚刚成年……我们那时候的目标和现在不一样。这次比赛就是为了奔着圆梦冠军去的,所以说心态啊,或者压力上面都跟以往就是并不相同。”

从年轻队员到带队老将,严思雅的蜕变也是这支队伍成长的缩影。她透露,球队在决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还是自己分析对手,然后也完整地按照教练布置的要求,一步步执行下来。”

场边,经验丰富的主教练李文华见证了弟子们的辉煌时刻。这已不是他第一次率队站上全运之巅,他曾带领上海男子水球实现过从第八届全运会到第十届的“三连冠”。

“这是我带队取得的第二块金牌了。”李指导的语气平静中带着自豪,“还是比较激动的,因为队员的发挥今天是比较出色的。”

谈及取胜之匙,李文华一语中的,“还是做好细节做好防守……因为天津队的反击非常犀利,今天我们很好地防住了她们反击。”

这支冠军队伍平均年龄大约在19至20岁,洋溢着青春的气息,23岁的严思雅在队中已是“老将”。但平日艰苦的训练和对战术细节的严格执行,成为这支年轻队伍夺冠的底气。

上海队主教练李文华在场边庆祝。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严思雅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强调:“越努力越幸运,想要有个更好的结果,就是拼命努力训练,就会有一个信仰在,然后基本上就能朝这个目标去前行。”

每一届全运会的领奖台,其实也是未来四年的新起点。这支冠军之师的队员们心里都明白,在短暂庆祝之后,她们又将投入新的备战。“结束了之后就直接回队里然后休整一下。”王欢说,“因为我们后面紧接着还有全国锦标赛要打。”

目光放得更远,她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严思雅坦言:“其实在国际上,肯定跟那些欧美强队比,我们还有一点差距,因为我们组建得也比较晚吧,现在也处于新老交替的一个阶段。”

她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明年的亚运会。正如严思雅在告别时所说:“就是很希望下次再见吧,十六运再见。”

这枚沉甸甸的收官金牌,为上海代表团的粤港澳全运会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上海女子水球的下一段征程掀开了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