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央视财经
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催生出每年超20万亿元的进口体量,为世界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机。
中国开放大市场的“世界之最”
超大规模市场是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底气,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让这份底气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从吸引外资落地,到助力全球发展,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惠及世界,为全球经济持续注入稳定性,来看中国开放大市场的“世界之最”↓↓↓
我国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我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地位。
服务贸易规模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居世界第一位,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2.71万亿元。
截至2024年底,中国吸引外资连续15年超1000亿美元,保持发展中经济体最大引资国地位。
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减少至29条,制造业领域已经实现清零。
中国是全球最具活力的旅游和旅行市场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2089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0%。
广东深圳:
“国际性枢纽”连接世界 释放大市场磁吸力

开放大市场的活力,不仅体现在领跑全球的亮眼数据中,更藏在每个繁忙的港口、每座通畅的口岸里。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正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国际性枢纽”。这里既有外贸大港的昼夜繁忙,也有全球友人奔赴而来,一起来感受中国大市场强大的磁吸力。

总台央视记者 刘小寒:2025年至今,新增14条国际航线,覆盖北美、欧洲及亚洲等区域,每周百条航线通达全球,扩大经贸朋友圈。
在盐田港的控制中心内,操作员轻推操纵摇杆,通过屏幕实时监控堆场作业情况。数字化运营,高效的流程,让丰富多样的国际商品以最快速度流转,快速送达企业生产线和消费者手中,为国内大市场注入多元活力。

深圳海关统计分析处综合科副科长 于浩:前10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规模保持内地城市首位,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应用,相关电子零部件进口快速增长。前10个月,深圳进口机电产品1.2万亿元,增长8.5%。进口822.6亿元,增长10%。

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催生出每年超20万亿元的进口体量,为世界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机。不久前刚落幕的第八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9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齐聚,180家企业成为“八届全勤生”。超大规模市场释放强大“磁吸力”,正让中国成为联通世界的“会客厅”。清晨,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从香港入境的来自全球各地的旅客汇成一道流动的风景。11月5日,广东新增西九龙、港珠澳大桥等五个口岸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生效,让这里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的重要枢纽。

深圳边检总站西九龙边检站执勤五队副队长 吴奇:今年我们查验的外籍旅客已超120万人次,居全国陆路口岸首位,其中享受免签政策入境的旅客超26万人次,同比增幅达100%。

过境免签政策持续加码升级,支付便利化、退税简化等举措落地见效,体验游、生态游、购物游成为入境游新亮点,中国正成为全球旅客心中常来常新的“超级目的地”。

广东深圳南头古城某非遗文化门店负责人 杜菲:11月以来,外国游客明显增加,现在外国游客购买的占比达到40%以上。
依托发达的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产业,深圳的中国电子产品备受外国游客青睐,在南头古城里,智能戒指、翻译耳机、无人机、AI眼镜,都成为他们行李箱里的热门“尖货”。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89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1倍左右。全国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已突破1万家,是2024年底的3倍。“中国游”与“中国购”深度融合,“带空箱子来中国”成为海外社交平台高频话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已成为汇聚全球好物的“世界市场”。
专家:推进制度型开放
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超大规模市场是中国经济的独特优势,也是稳定全球经济的压舱石。如何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这一市场潜力转化为全球共享的机遇?专家进行了解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赵忠秀:中国进口需求占全球10.5%。中国市场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就能够更好发挥他们自己的要素禀赋优势,能够参与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之中。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确定性。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 裴建锁:中国依托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供链,通过拓展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绿色贸易,过去10年推动全球的风电、光伏发电平均的度电成本下降60%到80%,极大提升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积极扩大自主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着力打造开放高地。专家表示,要实现这一战略部署,制度型开放是重要抓手,这意味着开放的重点将从传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转向规则、管理、标准等更深层次的制度层面与国际接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赵忠秀:我们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比如海南自贸港很快要封关运行,实际上是对中国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开放。它是一个新的试验田,所形成的经验可以向全国来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