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1 日,一段男学生参加校运会时穿裙子戴假发,在跑步比赛中大幅领先夺冠的视频引发关注。媒体记者核实获悉,事发 20 日厦门市松柏中学,该校其他学生称,当事男生扮演的是游戏角色。后因违反体育精神成绩被取消,其班级的精神文明班级奖评选资格也被取消。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则称,相关科室已介入处置,会促进校方与学生的沟通,教育引导学生。

男生穿裙子戴假发参赛,确实给人很扎眼的印象,也有可能给其他参赛者带来不舒服的观感,但更像是一次行为艺术。对其间的不妥行为,校方可以批评教育,但以违反体育精神为由取消当事人成绩,还让班级 " 连坐 ",这就过头了。退一步说,当事学生能完赛,说明至少得到了主办方的默许。假如这种行为真的严重违规、不可容忍,那么赛前不叫停,赛后算总账,主办方乃至校领导不也难脱干系吗?

众所周知,体育精神为全世界尊崇。奥林匹克以 " 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 " 为口号,中华体育精神以 " 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 为主要内容。梳理相关细节可知,虽然涉事学生着装和举止夸张,但并没有挑衅体育精神。相对而言,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张,更为客观公允,体现了对涉事学生的关心和宽宥之意。

校运会是业余比赛的一种,既紧张激烈又欢乐祥和。说是一场体育狂欢,也不为过。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意识参赛,初衷是好的。这种行为,与男老师穿着旗袍给参加高考的学生壮行,并无本质区别。与其对 " 穿裙跑步 " 上纲上线,不如理性厘清性质与边界,与学生耐心交流沟通。

此事再次提醒,教育学生不必非黑即白,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既要严加管教,也要多加包容,以体现有教无类、循循善诱的教育内涵。

现代快报 / 现代 + 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