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海南三亚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时强调,越是扩大开放,越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要科学有序安排开放节奏和进度,加强风险识别和防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贸环境挑战严峻。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风险敞口”随之扩大,更易受到外部因素冲击。同时,作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试验田”,自贸港在法律法规、监管模式、管理体制、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均需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因此,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对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尤为重要。
对外开放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应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在局部领域和范围开展多轮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实战化的压力测试,是检验创新制度可行性和风险防控能力的“试金石”。先行先试有助于发现扩大开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挑战,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推动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高地率先探索出改革创新成果,再逐步向全国范围推广,既能为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辟可行路径,也能避免急于求成扩大风险。开放进程只有分阶段、分步骤向前推进,才能让步子走得快、走得稳。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全方位增强风险识别防范能力。货物、资金、人才、技术、数据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不仅会遇到经济主权、投资贸易、税收金融等传统经济安全风险,还会面临数据跨境流动、生态和公共卫生等非传统、非经济方面的挑战。因此,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及时有力应对多重风险,防范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实现经济社会全方位安全保障。
风险防控要具备前瞻性、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探索建立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体系。要坚持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提高风险防控的精度准度;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协同增效,共同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同时,增强动态维护安全的本领,监管制度要从“严准入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重监管”,构建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的过程性监管新模式;开展常态化评估工作,在实践中不断细化防控措施,及时纠偏纠错,避免风险扩散外溢。
在安全底线上推动发展,更要在发展进程中筑牢安全防线。通过制度集成创新,全方位、系统化筑牢贸易、金融、数据等方面的“防火墙”;进一步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活力;持续拓展外贸航道,布局多元化全球市场……在发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谋发展,应对风险不是一味防守,而是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全球经贸竞争与合作中更具主动性、引领性。
开放的大门越打越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任务也更加艰巨。这要求我们继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