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 11 月 22 日消息(记者周思杨 实习记者王婧瑜)走进天开津南园,在这条京津冀科创走廊的核心地带,深耕不同领域的企业正以技术突破诠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从天空的意念操控到地面的智能巡检,再到虚拟空间的全息互动,不同的赛道、同样的 " 加速度 "。在这背后,天开津南园正以全方位赋能搭建起创新的坚实阶梯。
意念驱动 智能飞跃逐梦长空
" 我们刚刚拿下了首个订单!" 在意加智能的实验室里,创始人胡建波兴奋地说道。在他身旁,一场 " 以心驭物 " 的场景正在上演:研发人员佩戴轻便脑电设备,仅凭意念集中便可向无人机下达起飞、转向、悬停的指令,设备如 " 读懂人心 " 般精准执行。这项 " 北京研发、天津转化 " 的脑控技术,已成功拿下首个百万订单,同时敲定 500 万元融资,标志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突破。

在工作人员意念驱动下,无人机腾空起飞(央广网发 王婧瑜 摄)
团队攻克脑电信号降噪、指令精准识别等核心难题,让无人机摆脱传统操控设备束缚,目前已明确科研服务、医疗康复、消费市场三大落地路径,为行动不便者辅助取物等民生场景提供新可能。
全栈自研 " 智能卫士 " 守护大地
在伽利略(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一台台 " 机器狗 " 正展现着灵动的身手:自主规划巡逻路线、灵活躲避障碍物、电量不足时自动返回充电,一系列动作彰显着成熟的智能交互能力。

" 机器狗 " 正在巡逻(央广网发 王婧瑜 摄)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 " 专精特新 " 企业,伽利略实现了从结构外观、关节电机到 AI 巡检算法的全栈自研,构建起完整技术壁垒。凭借核心技术优势,企业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安防巡检、电网维护、应急救援等领域,更在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斩获新品发布大奖,成为地面智能服务领域的标杆力量,近两年来订单量实现三倍增长。
全息互动 虚拟世界幻境新生
在天津壹刻幻象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中,全息数字人正身着戏服演绎着经典桥段。观众绕场 360 度观看,能清晰捕捉到衣袂褶皱、肢体动作的每一处细节——这一突破传统数字人展示局限的技术,是企业扎根科创领域四年的核心成果。

壹刻幻象的 " 数字人 "(央广网发 王婧瑜 摄)
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科研项目起步,壹刻幻象已形成成熟的 AI 数字人技术体系,产品不仅在景区讲解、政策宣讲、校园教学等场景广泛应用,其 MR 技术更延伸至汽车展示、医疗模拟等新领域,服务覆盖全国 200 多所高校及数十家政府、景区单位。
三家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天开津南园量身定制的 " 创新沃土 "。作为京津冀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载体,园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抓手,构建起全方位赋能体系。在技术对接上,推行 " 院校联络官 " 机制,打通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 20 余家高校资源与企业需求的 " 最后一公里 ",通过 " 揭榜挂帅 " 制度促成校企联合攻关,精准解决脑电信号处理、全息成像等技术难题。
在人才与资本支撑方面,园区依托精密仪器产教联合体为企业定制输送高技能人才,组建 16 支总规模达 49.93 亿元的科创基金群,通过 " 投贷保担 " 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仅 2024 年就为 94 家科创企业提供 18.31 亿元投资支持。同时,园区整合 110 余家科研服务机构,盘活 18.72 万平方米闲置载体,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空间保障。
两年来,园区累计注册科技型企业 682 家,完成专利授权 608 件,凭借 " 三位一体 " 管理架构实现高校人才、产业基础与科创基因的深度融合。从企业的技术突破到产业的集群发展,天开津南园正以 " 筑巢引凤 " 的担当,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尽情释放,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阵地。
中共天津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指出,要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强科创园区建设 ",天开津南园区凭借 " 三位一体 " 管理架构,将高校人才、产业基础与科创基因深度融合。三家企业的创新实践,正是该园区以产教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鲜活注脚。在这里,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有高校支撑,每一次市场跨越都有园区护航,三维空间的创新故事,正在书写更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 " 央广网 " 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 小时报料热线 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 " 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 " 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