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方需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强团结协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落实气候行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行稳致远

正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进入加时阶段。各方聚焦多项重要气候议题展开讨论与谈判,携手为应对气候危机寻找共同解决方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中国积极参与大会议程,致力于同各方一道推动本次大会达成积极平衡的成果,彰显中国在气候治理领域的引领作用和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球气候进程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 10 周年,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发布的《2025 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全球实现《巴黎协定》关键气候目标面临巨大挑战。目前,气候融资承诺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尤为突出。部分国家对能源转型态度消极,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动力与信任 " 双赤字 " 的考验。当下,各方需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强团结协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落实气候行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行稳致远。

COP30 期间,中国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与各方一道支持主席国巴西推动大会取得成功,致力于在坚持多边主义、聚焦行动落实的基础上,为下一个 10 年的全球气候治理指明方向、创造条件。中方举办了 " 中国角 " 系列边会,主题包括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之路、中国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等,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中国经验参考。COP30 主席多拉戈称赞," 中国提出的解决方案惠及所有人,而不仅仅是中国自身。"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家战略,构建了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政策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是世界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绿色发展正不断为世界增添新绿意。

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国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国际合作的积极推动者、低碳技术的主要贡献者、绿色转型的重要引领者。中国始终积极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落实 2030 年国家自主贡献取得显著成效,提前完成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等目标。截至 2025 年 10 月底,中国已与 43 个发展中国家签署 55 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已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 2035 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历史性地扩展到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 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 激励其他国家共同追求更可持续的未来 "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务实举措成为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关键引领者。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对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重要部署。中国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发达国家也应承担历史责任,带头率先大幅减排,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期待各方在 COP30 达成新的共识,维护气候多边进程,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增进人类共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