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 十四五 " 规划收官的关键节点,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的 " 青春华章 踏浪新质潮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走进天津。在这座沉淀着工业荣光的城市里,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核心竞争力持续跃升,百年制造基因正与新时代创新活力深度交融,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这座城市迈向未来的强大底气。

都说创新的种子,要有适合培养它的土壤,而天津对于创新生态的厚植,创造了新质生产力生长的沃土: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两年多来,累计注册企业超 3900 家,中医药 AI 大模型等成果加速孵化转化;西青园打造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津南园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起 " 研发 - 转化 - 孵化 " 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在天津的城市发展蓝图里,新质生产力在这片广阔版图里挥洒写意、描绘未来。正是这些精彩的落墨,绘就了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图。

如果说 " 做出来 " 是科研成果的 " 上半场 ",那么 " 用起来 " 才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价值的 " 下半场 "。在天津,我们正见证着这一过程的完美闭环:伽利略公司的智能仿生机器狗,从重大活动安防到多场景巡检,凭借全栈自研的硬核实力闪耀亮相;深之蓝的水下智能装备,以 400 余项专利为根基,成功突破欧美技术壁垒,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六大领域,并深度参与北极科考、南水北调等国家级重大工程。这些,正是天津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让前沿科技从实验室的 " 样品 ",加速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 " 现实生产力 "。

高校,是新质生产力最富活力的源头之一。在天津,这股力量正从实验室奔涌而出,直指产业与社会的核心需求。在南开大学,科研团队深耕于钠离子电池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其目标明确——攻克新能源在安全、效能与稳定性上的瓶颈;在天津大学,海河实验室将科幻照进现实,其自主研发的 " 神工—神心 " 系统,利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实现了对抑郁症的客观与精准评估。天津的实践清晰地表明:新质生产力的生长,绝非无本之木,它离不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所提供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当最前沿的学术探索与最紧迫的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实验室的 " 灵感火花 " 便能迅速转化为驱动发展的 " 现实动力 "。

从天津的地图上看,这座城市毗邻渤海," 向海图强 " 是其鲜明的发展底色。中共天津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指出,要 " 提升港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经济增长极有了重要的抓手。2024 年,全市海洋装备产业产值突破 145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54.6%;2025 年前七个月,海工装备总产值增速更达 38.4%。在这里,新质生产力具象为全球首个 " 智慧零碳 " 码头的高效运转、海底机器人的精准作业,以及海洋经济占 GDP 比重 31% 的高位。天津用一系列的成果雄辩地证明:高质量发展完全可以是 " 科创 "" 产业 " 与 " 蓝色 " 的多重奏。

踏上高质量发展征途,天津从 " 新 " 出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将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作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部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天津正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生态优化集聚创新动能,让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 " 青春华章?踏浪新质潮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中,我们看到天津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这里有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智慧,有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更有一个民族在时代变革中对发展本质的持续求索!(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