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复苏势头,多项经济指标超出市场预期,展现出向新向好的开局态势。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

  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比前值大幅回升1.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同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

  盛来运强调,下阶段,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在春节错位和政策拉动影响下,3月份多项经济数据边际改善。中金团队发布研报称,春节错位主要体现为经济活动的恢复早于去年同期,低基数对增速有一定支撑。政策拉动主要体现为,消费方面,3月份“以旧换新”进展加速,尤其是汽车销售边际改善较大;投资方面,财政资金到位、实物工作量推进,带动基建投资增长。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认为,开年经济运行平稳,尽管外需有所放缓,但政策发力对内需形成提振。

  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

  投资方面,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制造业投资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9%。

  虽然一季度GDP实现“开门红”,但二季度仍面临严峻考验,尤其是以“对等关税”为代表的外部扰动。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预计,二季度国内宏观政策进入集中发力期,政策将重点聚焦“振消费、稳楼市、稳股市、促民企”等关键领域,通过政策协同畅通国内大循环。预计货币政策重心将由一季度防风险转向稳增长,降准先行、降息随后,促消费结构性工具将较快出台。四月份政治局会议将是增量政策出台的重要观测窗口。

  关于下阶段宏观政策发力方面,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建议,一是积极扩大内需。短期来看,根据形势需要追加财政预算、尽快降准降息、推出“中央房地产稳定基金”,中长期来看,将中国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以巨大的消费潜力赢得全球市场话语权。二是纾困出口相关产业,稳定就业市场,强化民生兜底保障。三是将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的动力,提高经济潜在增速。进一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短期解决财政紧平衡和债务问题。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