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中国方向踢了钢板,他的团队与其他国家谈判进展得怎么样了呢?
美国面临与七十多个国家谈判,于是把各个击破战略的起点放在了日本,美日谈判因此成了 " 最优先事项 "。日本经济体量大,对美贸易顺差也高达 630 亿美元,又是政治上对华盛顿最软弱的盟国,拿下日本,征服其他亚洲国家就树立了样本。但意想不到的是,如今日本国内对美国的批评形成舆论的主流。日本议员小熊慎司将美国的做法比作 " 不良少年敲诈别人 ",呼吁日本予以抵制,这个态度非常典型。小熊慎司表示,日本对 " 不可能达成的谈判和交易要求做出让步,那将是一个坏榜样。"

▲当地时间 4 月 16 日,赤泽亮正与特朗普在白宫会面。(图片来源:特朗普社交媒体账号)
特朗普在 16 日的日美谈判前亲自接见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后者受宠若惊,公开表达 " 我地位低之又低,却得到特朗普接见,对此由衷感谢 ",他的这种过度谦卑在日本互联网上引起反感。但是从双方透出的信息看,赤泽并未做重大让步,与石破茂之前 " 不做重大让步 " 的表态基本相符。日方在谈判中表示,因为日本国内大米短缺,日本一直在提高大米的进口量,所以日本考虑将增加进口美国大豆和大米作为让步。在汽车问题上,日方则要求美国取消 25% 的关税,因为日本一直对进口车实行零关税政策。
特朗普方面咄咄逼人,将驻日美军的防卫开支当成谈判关税问题的筹码。美方认为,驻日美军完全是在保护日本,但日方长期另有看法。日方虽然非常重视日美同盟,但认为日本也因此做了美国在西太平洋利益的前哨,日方为此 " 付出了许多 ",并非单方面受益。因此美国希望日本承担更多驻日美军费用,甚至倒贴一些保护费才好,这 " 很伤日本人的感情 "。

▲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 4 月 17 日表示," 基于日美政府间的共识,驻日美军经费得到合理分担,当前没有改变的理由。"(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日本社会对美国的情绪向来十分复杂,反美有很深的民族感情基础,只是长期被压抑着。美国的关税政策对日本六亲不认,会搅动起那些情绪,使它们暗流涌动。
《读卖新闻》认为,特朗普的谈判策略是打出任何能撼动对手的牌,这让日本感到谨慎。而东京想传递的信息是安全问题和关税问题应该分开来看。
亚太地区美国的另一个关键盟友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五眼联盟成员,但也是盎萨中地位最低的之一。它在安全上绝对靠美国,而且加入了 AUKUS,但澳大利亚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可没那么高。中国是澳大利亚的绝对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澳大利亚是对华顺差国,它每年向中国出口包括矿石、煤炭、牛肉、葡萄酒等 1337 亿美元的货物,而美国只是澳大利亚的第五大出口市场,仅为 300 多亿美元,是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零头。美国这轮关税战没有给澳大利亚任何优惠,钢铝 25% 关税澳大利亚也在其中,令澳大利亚忿忿不平。

▲悉尼一家超市展示的澳大利亚牛肉产品。特朗普对澳大利亚这样的亲密盟友征收贸易关税。(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中美激烈对峙,其实这提升了澳大利亚在美国面前的行市。澳大利亚媒体 ABC 写道,堪培拉外交官们陷入迷茫之中,他们最近经常讨论:" 如果世界最终由两个相互竞争的贸易集团组成,澳大利亚将处于什么位置:跟美国还是与中国?" 其实这种话更多是说给华盛顿听的,澳大利亚人经常公开抛这样的选择题,一方面是想让中国 " 理解 " 澳大利亚事事给美国当打手的 " 难处 ",一方面是给华盛顿上眼药:你们得对澳大利亚好一点,别逼我们太甚。
澳大利亚和美国还没有开始谈判,但是澳总理阿尔巴尼斯 16 日说,捍卫国家利益十分重要,澳方不会向美国妥协。澳大利亚 5 月 3 日将举行联邦选举,阿尔巴尼斯表达强硬态度,这反映了澳大利亚国内的民意。澳反对党起初抨击阿尔巴尼斯政府缺乏与华盛顿的直接接触,但是随着公众出现对美国的愤怒,为了争取民意,反对党一改之前态度,反而指责政府不够强硬,甚至提出将与美国国防工业合作作为谈判筹码,采取更强硬姿态。澳大利亚执政党和反对党对贸易战的态度变得很接近,除了讨好民意,他们也都知道中美关系越紧张,华盛顿越有求于他们这个 " 盎萨中的二等公民 ",现在恰恰是他们可以向华盛顿要价的时候。所以拿下澳大利亚,对特朗普同样是难啃的硬骨头。
欧盟注定是特朗普团队最难翻越的一座高山。欧盟块头大,而且打贸易战是老油条,过去就经常对美国来横的。他们已经通过了对美国部分产品征收 25% 关税,但只是在特朗普宣布暂缓 90 天 " 对等关税 " 后,他们也将该报复关税推迟生效 90 天。

▲特朗普 17 日表示,他 " 不急于 " 达成任何贸易协议,因为他认为关税会让美国富裕起来。但他在与意大利总理乔治亚 梅洛尼会晤时表示,与欧盟和其他国家达成协议很容易。
欧盟中现在有一个国家与特朗普政府 " 情投意合 ",它就是极右翼政党选举上台的意大利。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 17 日单独与特朗普进行了谈判,欧盟很怕梅洛尼把欧洲卖了。不过各种报道中的梅洛尼并没有向特朗普下跪,《华尔街 . 日报》认为," 梅洛尼比她的几乎任何一位同行都更有能力说服特朗普对欧洲采取宽容的态度 "。她看来除了想给意大利多争取些好处,也在对特朗普进行 " 劝说 "。但报道说,特朗普对梅洛尼讲了一大堆 " 美国优先 " 的大道理,欧盟如何在贸易问题上占了美国的便宜,等等。
之前德法及欧盟领导人都对特朗普关税做了严厉批评,并且形成了欧盟 " 谈不成就报复 " 的基本立场。如果连梅洛尼的重点都是 " 劝说 " 特朗普,而不是向特朗普服软,献投名状,那么可以肯定的说,特朗普想拿下欧盟,现在 " 八字还没一撇 "。所以他也只能对梅洛尼说,他 " 不急于 " 与欧盟达成任何贸易协议,因为收关税对美国来说挺好的。

▲梅洛尼本周在罗马表示,欧洲正处于 " 艰难时刻 ",并补充道:" 我很清楚我代表什么,我在捍卫什么。"(图片来源:美联社)
美国《基督科学箴言报》评论说,首轮欧美贸易谈判毫无成果,贸易代表认为他们根本理解不了特朗普的要求。该报引用巴黎政治学院国际事务学院院长、西班牙前外交部长阿兰查 冈萨雷斯的话说,"(关税)有很多动机:有时是为了收入;有时是为了再工业化和就业,或者是为了中国 …… 我们不知道这些相互矛盾的目标中(对特朗普来说)哪一个更重要。"
无论日本还是澳大利亚,更不要说欧盟,都是特朗普团队难以迈过的沼泽地和高山。特朗普想用打中国来震慑其他 " 给他打电话 " 的国家,想让那些国家认为,与中国有区别就是他们得到的恩惠。然而各国都看出,遭到中国断然反击的特朗普很焦躁,而中期选举并不遥远,他比每一个与他谈判的国家都更急于达成协议,所以反而倒拿他一把。那些国家有的释放强硬信号,有的对特朗普团队搞软磨硬泡。各国都明白,特朗普团队在玩砸这场完全不合情理的贸易战,他们已经色厉内荏,所以各国只有傻瓜才会扑通跪倒在白宫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