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4月14日-4月20日),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https://tousu.thepaper.cn)收到合同纠纷类投诉较多,涉及合同未到期但关闭门店等方面。

广东佛山消费者李琳于2024年7月与珍爱网佛山祖庙门店签约1年期3.44万元会员服务,期间还购买多项增值服务,累计消费7.7万余元。签约时“红娘”承诺提供三位专属服务及匹配29-39岁高收入相亲对象,但实际安排对象条件不符承诺。2025年2月,对接“红娘”离职后服务转至线上;3月22日,李琳发现门店闭店、招牌拆除,原门店工作人员失联,遂要求退还剩余116天约1.09万元服务费,遭平台以“服务已交付”为由拒绝,仅提出延长服务期。

珍爱网客服称门店服务“优化升级”,未明确开店时间。3月24日官方声明称闭店属正常业务调整,保障会员服务履约。律师指出,合同未约定具体服务内容及次数,平台以“交付服务”拒退缺乏依据。此外,多地消费者此前已投诉珍爱网闭店后退费难、服务中断等问题。

据澎湃新闻4月17日补充报道,针对李琳投诉,珍爱网4月16日进一步回应称,线上“红娘”可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实现高频沟通,相比线下更灵活高效,将在原服务期满后赠送一个月服务期,确保服务连续性。但未正面回应门店是否倒闭及退费诉求。

李琳明确拒绝延长服务,坚持退款。她表示,线下服务可面对面沟通细节,线上仅能远程联系,相亲约见需自寻场所,服务体验显著下降。此前她已多次投诉门店未提前告知闭店、服务模式变更等问题,认为平台擅自变更服务形式构成违约。截至发稿,珍爱网仍未就闭店原因及退费事宜作出进一步说明。

已解决:

针对抖音、快手、中国移动、去哪儿网等的数起投诉,澎湃新闻介入后,双方达成一致。

未回应:

针对小米集团游戏中心、广西河池市大化县板升乡三洞村村委会等的数起投诉,仍在协商处理中。

未达成一致: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存在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等乱象,引发广泛关注。该平台多次致歉并承诺整改。4月14日,啄木鸟公示整改方案,包括服务流程透明化、规范收费标准、优化激励机制等内容,还公开监督渠道,对违规行为核实后将严肃处理并奖励举报人。

澎湃新闻检索发现,仍有消费者反映投诉未获回应,或退款久未到账,部分消费者对整改效果不满,称客服态度强硬、问题未解决。

一周维权速报:

1.用户办“云手机”业务未满月就被终止,广西联通称系商业测试发现技术问题后下架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651613

广西用户张女士3月7日通过中国联通App办理“19元云手机畅游包”业务,页面显示订购后自动续订,失效时间至2029年。但使用不足一月,3月27日收到短信称因技术问题,该业务5月1日起终止服务,广西联通未经协商强制退回19元资费并赠送等额话费。张女士称云手机内存储资料面临丢失风险,且对单方面终止服务及赔偿方案不满。网络上多名同省用户组建维权群,部分用户称业务提升了网速,希望继续使用。

广西联通回应称,该业务3月7日上线时仍处于商业测试阶段,8 日因测试发现技术问题决定下架,已通过电话、短信告知用户,退还资费并赠话费以减少损失,短期内业务不会重新上架。律师指出,根据用户协议,运营商提前告知后有权终止服务,行为符合合同约定,但用户体验与知情权保障仍存争议。

2.游客被落景区后退团遭拒:系借用资质揽客,管理部门却称退款无法可依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614671

2024 年 9 月,刘先生在青海堂社国际旅行社花费 2380 元订购青甘大环线 6 天 5 晚旅游服务,约定司机兼任导游。行程中,司机未履行导游职责,刘先生一行因迷路未按时汇合,被遗落在已关闭的茶卡盐湖景区。刘先生提出退团并要求退款2000元,旅行社仅同意退 700 元,双方协商未果。

青海堂社负责人称该订单系他人借用资质接单,接单者仅承认负责订房,未就事件进一步回应。刘先生向文旅部门投诉后,相关部门称其退款诉求 “无法可依”,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律师指出,旅行社未履行导游服务已构成违约,游客有权解约并索赔,且资质借用行为涉嫌违反《旅游法》。此前已有消费者投诉该旅行社存在遗落游客、管理混乱等问题,目前双方仍未达成一致。

一周消费警示:

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集中开展食用植物油突出问题排查整治

今年4月至12月,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国集中开展食用植物油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行为,切实保障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

据介绍,此次排查重点聚焦四方面问题:

聚焦食用植物油掺杂掺假、以次充好问题,重点排查整治低价食用植物油冒充高价食用植物油销售,以及将过期食用植物油精炼后冒充新油等违法违规行为。

聚焦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重点排查整治在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香精香料、色素等违法违规行为。

聚焦虚假标注问题,重点排查整治食用植物调和油未标注或虚假标注成分比例,转基因食用植物油未按规定显著标示,将食用植物油浸出工艺虚假标注为压榨工艺等违法违规行为。

聚焦交付装卸运输不规范问题,重点排查整治散装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者未履行交付装卸运输管理责任义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抽检监测,全面排查问题线索:

开展生产经营贯通检查,对原料采购、进货查验、投料、过程控制、出厂检验、销售流向和产品标签标识等情况严格监督检查。

开展线上线下并联核查。以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农村地区经营者为重点,通过穿透核查产品生产销售记录、现场检查生产加工过程,循线深挖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

开展交付装卸运输联动检查。涉及散装食用植物油交易的发货方、收货方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跨区域联动检查。

开展专项抽检监测。以问题为导向,采取线上网购平台和线下实体经营环节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项抽检监测。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对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从快从重予以处罚,对应当吊销许可证的一律予以吊销,对应当处罚到人的一律处罚到人并依法禁止从业,对查处的重点案件和生产经营主体一律予以曝光,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同时,鼓励广大消费者通过全国12315平台和12315热线投诉举报违法违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