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4 月 24 日讯(记者郭松峤)" 目前来看,不管关税降低与否,我们还是继续开拓新兴市场。就算关税降低,我们也要警惕其他潜在风险,比如汇率波动、贸易保护主义以其他形式出现等," 一家广东机械出口企业市场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同时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美国市场,我们会加大对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市场的开拓力度,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关税将 " 大幅下降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暗示中美关系将缓和,并表示对华高关税不可持续。
面对特朗普在关税议题上的反复,市场各界正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潜在风险。" 目前关税战对公司影响很小,因为美国市场只占公司体量的 10%,但是会影响公司 2025 年的增量。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深圳市省油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海宁表示。该公司是储能产品的出口企业。
梁海宁透露," 我们去年和今年开拓了拉美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市场。" 日前,财联社记者采访深圳外贸企业,他们普遍表示,对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早有预期,且有所准备。这些年,不少深圳企业也通过扩大客户来源国、转向内需市场、做大品牌效应等方式,分散风险,缓解了此次关税战对他们的冲击。
政府层面,广东省上下同步发力,深圳市商务局正在完善内外贸商品评价体系衔接,进一步拓宽 " 圳品 " 品类,东莞、珠海、广州等地出台稳外贸政策组合拳,以资金补贴、市场拓展和内外贸一体化等措施,助力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
业界建议,广东需依托科技与产业链优势,深化 RCEP 合作,推动高技术产品出口,进一步巩固全球贸易竞争力。
相关部门的帮扶支持一刻未停
针对关税壁垒的挑战,外贸企业正实施积极的适应性变革。
深圳聚集了众多外贸企业,2024 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 4.5 万亿元并成为内地 " 外贸第一城 ",作为外贸大市的深圳如何应对冲击?
数据显示,深圳对美贸易额占比近年来持续走低。2024 年,深圳与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 4635.2 亿元,在其外贸总额中的占比降至 10.3%,美国也从深圳第一大贸易伙伴滑落至第三位。
为了应对关税影响,深圳市商务局上周还发布了 "2025 年深圳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 "(简称 " 政策要点 "),从支持企业线上线下开拓市场、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扩大重点商品进口规模、增强企业综合服务保障机制等 10 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稳订单拓市场。
据记者调查,深圳不少企业未雨绸缪,此前就已启动全球化产业布局,通过开拓新兴国际市场来分散贸易风险,避免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
作为一家出口移动储能产品的外贸企业,深圳市省油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海宁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前几年关税壁垒初现的时候,公司就有意调整了市场布局,出口到欧洲、日韩、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关税战对公司影响很小,因为美国市场只占公司体量的 10%,但是会影响公司 2025 年的增量。
梁海宁直言,我们之前预计 2025 年美国市场比例占公司销售额的 15%-20%,目前看难度很大。" 我们的美国客户希望我们做一些储备,比如东南亚制造,甚至是美国制造,但在我们细分领域,我们认为半年内较难实现,尤其是大批量生产。"
事实上,深圳市、区两级政府对外贸企业的帮扶支持一刻未停歇。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商务局正在完善内外贸商品评价体系衔接,进一步拓宽 " 圳品 " 品类,增强零售批发、会展政策支持,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以多方协同赋能的确定性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此外,深圳正邀请外贸企业与内销渠道填写需求信息表和零售批发企业信息表,以此更好地针对性服务企业拓展市场。
龙岗区是深圳跨境电商产业大区,而跨境电商又是外贸增长的新引擎。深圳市、龙岗区商务局近期也集中围绕稳外贸政策展开宣讲,内容涵盖专项资金扶持、海外仓建设、贸易结构转型等方面。
深圳海关公布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深圳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788 万标箱,同比增长 19.6%,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深圳外贸 " 开门红 " 得益于不断开拓新兴市场,为深圳外贸稳增长提供重要支撑。数据显示,广东省 2024 年对美出口比重已从历史高位降至 16.10%。此消彼长,如今,东盟已是深圳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 年进出口 7515.5 亿元,增长 22.3%。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可以充分利用科技优势、区位优势、产业链优势等,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区域间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 面对关税大战对产业链的冲击,深圳可以积极维护和革新国际产业链。一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配套,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韧性;二是以创新为驱动,加大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投入,吸引国外投资者和制造商融入深圳的产业分工体系,强化深圳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使深圳产品凭借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具备更强竞争力。" 白明说。
新兴市场成增长新引擎
深圳对于企业支持仅是广东的一个缩影。
记者注意到,进入 4 月,广东省各地接连推出多项外贸支持政策,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此前,广东另一座外贸大市东莞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围绕市场拓展、产业升级、金融支持和营商环境优化四大方向,推出 30 条具体措施,形成一套系统化的 " 政策组合拳 ",既解决企业当前难题,也为长远发展提供支撑。
白明认为,东莞的稳外贸措施既贴合本地实际,又为其它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东莞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领域的产业链优势,可通过技术攻关、产业协同等方式,向高附加值环节跃升。
白明进一步分析,东莞跨境物流需避开与广州、深圳 " 硬碰硬 ",需要因地制宜优化跨境物流:深圳港的优势在于国际干线,广州港强在内贸枢纽,东莞可依托虎门港综保区打造 " 湾区快线 ",聚焦 " 香港机场 - 东莞 " 空陆联运,满足跨境电商 48 小时全球达需求。
与此同时,珠海出台《珠海市稳外贸若干措施》,鼓励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集货、仓储、通关等跨境电商产业链核心业务 , 提升珠海跨境电商货物集聚和分拨能力。中山市此前发布《中山市稳外贸促增长若干措施》,围绕开拓市场、产业升级、金融支持等多个维度推出 15 项具体举措,并提出促进东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广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广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5 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遴选培育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面对持续的 " 关税风暴 ",不少外贸企业都通过开拓新市场和推动转型升级两大策略应对挑战:一方面积极拓展业务空间,另一方面着力提升产品竞争力。
主营移动储能产品的省油灯网络科技把目光投向新兴市场。" 我们去年和今年开拓了拉美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市场,目前已经批量交付,希望今年能做到公司销售份额的 10%。" 梁海宁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持外贸企业方面,广东多地不遗余力,通过直接资金补助、降低经营成本等 " 实招 ",增强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比如,阳江支持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对入选广东省 " 跨境电商 + 产业带 " 试点的县(市、区)给予不超过 300 万元;东莞将重点展会目录扩容至 126 个,新增中东地区展会支持,展位费、特装费、机票费最高可获 50% 补贴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韩永辉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 " 朋友圈 " 来看,广东对东盟、" 一带一路 " 国家、欧洲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保持增长,特别是一季度对东盟增长 6.9%,继续稳居第一大贸易伙伴。这表明广东外贸正逐步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全球化布局更加均衡。
韩永辉也针对广东应对外部压力提出了三点策略建议。他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首先,促进出口产品结构升级,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转型,减少对低端产业和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其次,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多元化布局,重点开发中东、拉美及非洲等新兴市场;最后,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深化与 RCEP 成员国的经济贸易合作,释放区域政策潜力,提升抵御外部风险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