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一轮较长的熊市要开始了?



4月23日,德银Tim Baker团队发布研报指出,自年初以来,全球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包括美国贸易政策的转变、德国财政政策的调整以及对美国地缘政治领导地位的重新评估。这些事件,正在挑战自二战以来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础,共同促成了美元进入下行周期的前提条件。

数据来看,2025年年初以来,美元指数表现已出现明显转折,从长时间的强势逐步走向调整。理由集中在三个核心评判:

第一,全球对美国“双赤字”融资意愿下降:当前账赤字已升至GDP的4%以上。这一结构性缺陷,意味着未来美元升值的支撑减弱。

第二,美国资产持有量的见顶和逐步减少:美元的升值伴随着美国资产(债券与股票)持有的高位,已出现逐渐减仓的迹象,国际资金对美元的需求减弱。



第三,其他国家更倾向于利用国内财政空间支持增长: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政府更愿意利用其财政空间来支持经济增长和消费。

德银表示,美国激进的关税政策是美元面临的主要负面催化剂。与2018-2019年的贸易政策不同,当前的贸易政策伴随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正在损害而非帮助美国经济增长。

作为对美国政策的回应,其他国家正在积极采取财政宽松政策以刺激国内需求。特别是长期依赖出口驱动增长的欧元区,可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德银表示,德国的财政刺激就是一个例子,预计将使德国的赤字超过GDP的3%,并推动经济增长达到2%。



德意志银行预计,未来几年美元将持续走弱,对于欧元/美元,报告预测到2028年底将达到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