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似锦》《吃饭跑步和恋爱》《嘘,国王在冬眠》……不知从何时起,一些影视剧的片名开始变得越来越莫名其妙、剑走偏锋。乍一看,总会让很多观众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主创团队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甚至,有些片名和剧情几乎没有关联,比如《似锦》就是把主人公姜似和郁锦的名字最后一个字相连,就像是猜灯谜。

为什么就不能定一个正常点的片名?其实,片方和主创团队不是不会,不能,而是不想。一部影视剧想要在当下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能吸睛。取一个更有“网感”,更能给观众留下深刻记忆(哪怕是让人看不懂)的片名,就显得很重要。

但是,这也是一种本末倒置。一部影视剧不会因为片名像爆款就能成为爆款,相反,一部爆款影视剧的片名之所以让人念念不忘,是因为它本身的艺术质量过硬,思想内容深刻。非要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取个奇奇怪怪的片名,投射出的无疑是个别主创团队投机取巧的文艺创作心态。

奇葩片名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回顾这几年的影视剧市场,古装偶像剧无疑是“重灾区”。《香蜜沉沉烬如霜》《墨雨云间》《星落凝成糖》《长月烬明》《锦月如歌》……这些片名里的每一个字我们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只会给普通观众带来迷惑。

诚然,这些片名中,部分本来就源自网络小说,部分是从不同角度暗示剧情,但有话不好好说,非要故弄玄虚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迎合网络上流行的“古风”而掉书袋‌。

事实上,影视剧片名可以取得高雅,也可以取得直白,并没有一定之规。很多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的经典影视剧,片名往往是朴实无华的。比如《渴望》《亮剑》《父母爱情》《编辑部的故事》等,大家一看便知电视剧的内容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主题。

不久前,《编辑部的故事》中牛大姐的扮演者童正维去世,让众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再度回顾这部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很多人都对其中的经典段落,尤其是妙趣横生、充满智慧的人生哲理记忆犹新。可见,与其在起名上大费周章,倒不如把文艺作品的内容做实、做深。

很多莫名其妙,让人看不懂的片名,也反映出作品内容和日常生活的疏离。因为,态度真诚的文艺创作,总是有感而发,有话要说,不吐不快。当创作者内心的感受被顺畅地表达出来,片名的诞生也就会显得自然而然。

比如近年来被称作现象级爆款的影视剧《漫长的季节》,本来的名字是《凛冬之刃》。后者看上去确实更有紧张、刺激、悬疑的感觉,但创作者很清楚,电视剧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在经历一系列人生变故后的真实感悟,是一代人在经历时代剧变后的深情回望。相比之下,“漫长的季节”就更显出了回味悠长、意蕴深厚,深深地印在了无数观众的脑海之中。

就此而言,和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艺作品,名字也不会是不知所云、脱离生活的。让人费解的奇葩片名越来越多,反映的正是某种功利、浮躁的创作风气,应该引起整个影视行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