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9 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乐红镇关溜村的牛栏江段,因河道水位急剧上涨,致使 4 人被困河道中。现场多名群众加入到救援行动,最终有 3 名被困人员得救,但令人痛心的是,参与救援的夏华、任红印、任增申等 3 人却未能脱险。

━━━━━河道涨水致多人被困高校保卫科长、中学校长救人遇难

据一名在现场参与救援的人士介绍,关溜村附近河滩近期水位很浅,有不少人前去游玩。

参与救援、也目击了当天救援经过的周先生介绍,事发时,一行人带孩子在河滩游玩,突遇河水暴涨,4 人被困河道。

" 当时,有人喊撤离,但时间很急,可能被困者没听见或来不及撤离,最终被困。" 周先生称,大家目睹险情后,先后有二三十名热心群众自发救援,有人在岸上协助,有人下水施救。

另据红星新闻记者从家属及相关单位采访证实,事发当天,一对父子和一对父女进入河道玩耍,不久发现水位迅速上涨,由于河道较宽,水流湍急,撤离时 4 人被困河道中。

现场有多人冒着生命危险主动投入救援,其中有昭通卫生职业学院的夏华、鲁甸县实验中学校长任红印和工作人员任增申等人。在多人合力营救下,成功救起 3 名被困人员。但夏华、任红印不幸遇难,任增申失联。

极目 新闻另外从一名知情人士处获悉,失联人员遗体已被打捞起,此事致 4 人遇难。

━━━━━救人遇难保卫科科长是退役军人官方:对见义勇为救人事迹正按照程序认定

近日,多位网友发文悼念为救人不幸遇难的退役军人夏华,生前他曾是昭通卫生职业学院的保卫科科长。

夏华的亲属表示,事发当时,夏华看到一对父女被困在湍急的江水中,现场救援人员多次施救,但因江水太急,救生衣浮力太大,无法将救援绳索等送给受困者。见状,夏华挺身而出:" 我是游泳队的,让我来!"

随后,他脱下衣服,将救援绳系在腰间,扑向湍急的水流中。最终,这对父女通过救援绳传递的救生圈成功获救,但夏华却因严重呛水陷入昏迷,后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遇难。亲属介绍,夏华平时水性特别好,经常在户外游泳," 当他被救上岸时,其姐姐与姐夫在现场全力施救,但没能挽回他的生命。他与被困者素不相识,却在危急时刻义无反顾地跳入江水中救人。平日里,他就喜欢帮助人。这次并非他首次见义勇为,之前也曾救过人。

据这位亲属透露,夏华曾是一名侦察兵,退伍后入职昭通卫生职业学院,生前任该校保卫科科长," 他这个人和蔼可亲,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他只有一个女儿,目前在北京体育大学就读。"

此外,鲁甸县实验中学相关工作人员证实,参与救援的任红印、任增申是他们学校的。其中,任红印是校长,任增申负责广告方面的工作。不过该工作人员称不清楚救人经过。

红星新闻报道,乐红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事件及原因仍在调查,部分救援人员见义勇为事迹正按程序认定,具体结果还没出来。

━━━━━事发水域河段事发地被称为 " 小众打卡地 " 目前已交通管制

在社交平台上,目前仍可查询到部分网友推荐牛栏江关溜村河滩的内容,称其是 " 小众打卡地 "。

不过在发布日期较新的内容已出现明确提示:该地有风险,请谨慎前往。

鲁甸县乐红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关溜村附近河滩不属于已开发景区,近期因为河道安全管理暂时不能前往河道。事发后,关溜村通往牛栏江河坝的道路已经进行管制。

━━━━━多个 " 网红打卡地 " 出现意外有游客死伤

近年来,因为很多人不想在景点 " 人挤人 " 而催生了不少 " 小众打卡点 "" 网红打卡点 " 的推荐。

网友之间互相安利本是好意,但因为有些 " 小众打卡点 " 原本并非开发完备的景区,而导致意外频发。

2024 年 12 月,演员李现的一组在虎跳峡 " 打卡 " 的照片走红,也带动了中虎跳峡的热度。不过,虎跳峡景区一工作人员介绍,虎跳峡分为上,中、下虎跳,目前只开发了上虎跳。前几天,有报道称,李现带火的发呆石,中虎跳峡(发呆石)入口已经封闭,禁止游客进入,但高路徒步还可以进行,虎跳峡景区也可以正常游览。

同年 6 月 29 日,多位户外爱好者网上发文称,位于河北蔚县的麻田岭发生雷击事件,造成人员死伤。据悉,麻田岭因为可以观赏高山草甸美景,被网友称为 " 京津冀自己的阿勒泰 ",成为网红打卡点。

▲事发现场(网络图)

2023 年 9 月,演员张馨予晒出了几张自己的旅行照,并配文:翻山越岭只为看到这风景 。广西百色凌云县浩坤湖,随后迎来众多游客,开始堵车。浩坤湖景区工作人员提醒大家,这处打卡点不属于景区。

同年 8 月,四川雅安雨城区鱼鳞坝网红打卡点十余名游客正在拍照打卡,突遇河道涨水,多人被洪水冲走。

2022 年 8 月,四川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槽沟突发山洪。彭州官方通报称,截至 14 日中午 13 时,共造成 7 人死亡、8 人轻伤。龙槽沟一直是当地防范山洪的重点区域,但从 2015 年以来,这个在雨季经常成为泄洪渠的河沟,却悄然成为成都市民青睐的 " 景区 " 和 " 网红打卡地 "。

▲龙槽沟的警示标志。图片来源:山水龙门

来源:中国新闻网、红 星新闻、极 目新闻、澎 湃新闻、九派新闻、现代快报、上 游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