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天(27日)在江西南昌召开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暨优化资源配置现场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陆续启动,共设立13个改革试点项目,涵盖适应人口变化的基础教育资源调配机制改革、中考改革、县中发展振兴、综合高中建设、科学教育特色高中建设、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等民生关切热点。

其中,适应人口变化的基础教育资源调配机制改革,试点内容包括:
(1)建立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制度,精准掌握本地学位资源需求和供给情况。
(2)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科学规划布局城乡中小学校,加强资源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有效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就便上学需求。
(3)助力乡村振兴,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改革后,各地将实现基础教育学位总体供需平衡,有效应对学龄人口峰谷变化影响,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中考改革试点内容包括:
(1)多种途径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升学机会。
(2)改革考试方式,科学设置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和分值,提高命题质量,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式刷题”。
(3)优化招生方式,扩大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招生比例,探索开展多元化的招生录取方式改革。
(4)改进评价方式,改变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考核教师唯一标准的做法,加快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
主要解决问题为:
(1)考试难度大,命题质量不高,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备考负担较重。
(2)招生方式单一,学校录取分分计较,学生考试升学压力大。
(3)部分地方唯分数唯升学倾向未根本扭转,有的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
教育部将建立中考改革试点的跟踪评估机制,全面监测各地改革进展,持续做好中考命题评估,督促指导各试点地区提高命题质量。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还将推动振兴县域普通高中,做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关键枢纽点,为县域学生提供更多优质教育机会。建设一批综合高中,完善注重文化基础、强化职业技能、支持自主选择职普升学渠道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教育。建设一批科学教育特色高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推动20万人口以上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为特殊孩子提供更加适宜融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