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午,上海嘉利明珠城小区热闹起来,陆续有居民赶到中央喷水池广场。当天,小区创建二十周年戏曲庆典在这里举行。这场由居委会、业委会主办的社区戏曲演出请来了越剧、评弹、京剧、上海说唱、滑稽戏等剧种的十几位戏曲名家,其中有七名是国家一级演员。

“这是我们第一次邀请到这么多资深演员来到社区。”嘉利社区党总支书记黄书记介绍,为了这次演出,社区安排了很多会务志愿者,做了周密安排,也租了专业音响设备,“但我们再精心准备,对他们来说也是简陋的场地。这些名家有这样的情怀,能够放下身段亲近社区居民,让我们非常感动。”

7位一级演员走进社区

“侬大概就是《老娘舅》里的富贵嫂了?是的,我是富贵嫂。”演出开场,85岁的一级演员、评弹表演艺术家刘敏几句开场白就拉近了与台下的距离。《老娘舅》是上海人家喻户晓的情景喜剧,“富贵嫂”来到小区,让观众们开心不已。她用一首评弹开篇《新时代新上海》拉开了演出的序幕。

“富贵嫂”刘敏(左)登台演出。 本文摄影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洁

紧随其后的一级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夏慧华已经82岁高龄,工梅派青衣,表演以简洁细腻、音色甜美宽亮、行腔大方自然、韵味醇厚著称。由于身体原因,夏慧华近年来几乎不再登台演出,这次来到社区,考虑到基层剧迷的喜好,她选择演唱老一辈观众熟悉的红色京剧片段《红灯记》和传统戏片段《苏三起解》。

82岁的夏慧华演唱观众熟悉的《红灯记》。

沪剧《敦煌女儿》是上海沪剧院近年来创排的一部大型原创沪剧,讲述了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的故事。著名滑稽戏女演员、一级演员顾竹君为小区居民带来了这出广受好评的戏剧选段。

其后,上海越剧院几位中坚力量一一登场,献上越剧盛宴。王柔桑带来《劈山救母对月思家》,邓华蔚带来《红楼梦金玉良缘想当初》等,李旭丹带来《红楼梦劝黛》等,盛舒扬带来《珍珠塔赠塔》等,斯钰林带来《孔雀东南飞娘子你笑得美也》等,樊婷婷带来《盘夫索夫》选段。几位越剧名票也登台献唱,现场气氛一浪高过一浪。

“这是小区二十年来第一次,演出规模大,大家都喜欢!”小区业主周阿姨激动地对记者强调对这次活动的喜爱。当天上海阳光灿烂,为了不干扰大家观演,前排观众都自觉地没有撑伞,用遮阳帽、扇子等遮挡阳光。整场演出两个多小时,几乎没有观众离场。

小区广场上坐满了居民。

未抢到座位的居民坐在广场边的凉亭下观演。

甚至有浙江的越剧迷从戏迷圈子中得知了这场演出,专门赶来观演。“我很喜欢上海越剧院的王柔桑和盛舒扬。这次我在上海七宝那边玩,有上海的戏迷和我说他们在小区演出,我马上赶来了。”网名为“台州梦浪”的剧迷也是抖音博主,他拍下了演出现场的盛况,放在自己的抖音号上,“之前我看演出基本都在剧场,没见过戏曲名家进小区,这种形式非常好,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戏曲,了解越剧。”

抖音博主“台州梦浪”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了小区演出的视频。

居委业委居民群策群力

这场演出从2024年底开始策划。黄书记介绍,小区共有2219户居民,其中老年人占比30%多。在小区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举办一场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造福小区居民,是他们策划的初心。

社区居民张贵彬是上海大学退休教师、资深越剧迷,与许多戏曲名家相识。他提出可以为小区牵线举办一场戏曲演出,“让大家看到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著名演员。”这个方案经过讨论后最终获得通过。

3月14日,张贵彬约相识多年的上海越剧院一级演员盛舒扬、王柔桑、斯玉林碰头,提出社区想要办一台惠民戏曲演出,3人欣然答应参加。越剧演员汪秀月则推荐了自己的弟子王婉娜加入。其后,上海越剧院红楼越剧团团长樊婷婷得知自己手下的团员已有4人参与,也欣然加入这场演出,还推荐了越剧院另一位演员李旭丹。

为保证丰富性,在越剧之外,这场演出还加入了其他剧种。小区居民吴国庆是一位滑稽戏演员,其父吴双艺是上海著名滑稽戏演员。小区要举办戏曲演出,居民们立刻想到了他。吴国庆已经60多岁,早已退休,听到消息后高兴地加入了演出队伍,为小区居民带来一场滑稽戏《普通话与方言》。

张贵彬还通过相识的《每周电视报》记者,介绍认识了“富贵嫂”刘敏和 “新上海滩女滑稽第一人”顾竹君。刘敏虽已85岁高龄,但仍坚持每周演出3场,很愿意深入社区。顾竹君也义不容辞地加入了。

夏慧华与张贵彬相识已经近20年,一直很“谈得拢”。82岁高龄的夏慧华由于身体原因近年来很少登台演出。张贵彬向她提出,希望其能支持演出,或者推荐一位学生参演。面对邀请,夏慧华沉思片刻后决定亲自上阵,“还是我来唱两段吧!”

让传统戏曲走近居民

“社区平时也有演出活动,但大部分都是社区的团队唱歌跳舞,自娱自乐,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戏曲名家来到小区。”黄书记介绍,得知演出的消息,小区居民特别是喜欢戏曲和传统文化的居民都十分激动。

这场精心策划的演出,在举办前一周就已经成为小区中津津乐道的话题。记者于演出开始前4天来到嘉利明珠城,见到小区三个大门门口都张贴了大幅海报,每栋居民楼下都张贴了节目单。嘉利居委会通过社区公众号也早早发布了演出信息。

演出节目单。

在小区西北门,两位老年人扶着眼镜仔细研究节目单。张贵彬主动上前介绍,“28日下午1:30开始唱,12点半以后就可以来占座位了,不然可能坐不到。”

演出举行4天前,小区大门口已张贴海报。

在演出场地中央喷水池广场,物业的保洁人员拿着几个大水桶,用水枪清洁地面,并擦洗小区凉亭的玻璃。物业工作人员介绍,这既是为了保障演出进行,也是借此机会,对小区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造福居民。

连居委会干部在内,这场戏曲庆典共有约20名志愿者参加,其中有路线引导员、现场秩序维护员、医疗保障人员。社区做了周密的组织安排,还租借了专业音响设备,确保演出顺利进行。

虽然面向嘉利社区居民,但该戏曲庆典并未设置障碍,开放的场地,欢迎每一位戏曲爱好者。演出当天,现场不乏上海其他地区的剧迷专程赶来听戏,大家对于小区中这场免费的演出都给予很高评价。

从浦东赶来的蔡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老家是浙江台州,从小耳濡目染喜欢越剧,但通常是在剧院看戏,从未在社区看到如此高水平的演出,“这场演出非常好,可以让不了解戏曲的居民走近戏曲,也给我们这些越剧迷提供了了解其他剧种的机会。”

“越剧起源于嵊州,发展于上海。浙江是越剧的发源地,但上海是越剧的发祥地。”“台州梦浪”告诉记者。上海在越剧迷心目中地位很高。越剧在上海得到改良、创新并走向成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众多流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剧种。通过这场演出他感受到了越剧在上海的群众基础以及上海戏剧名家深入基层普及戏剧的热情,也对上海戏曲环境更有信心和期待,“以后有机会还会来上海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