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最受关注的城市、流量最垂青的城市无疑是重庆市荣昌区。
在五一假期,最新晋级的流量城市荣昌拿出了这样的“成绩单”:举办“卤鹅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消费季”,以卤鹅为依托,推出包括美食、文旅、非遗等元素的“N+1”多元“宠客套餐”,让当地消费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假期实现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258%。
258%的增长,在常态化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在社交媒体平台流量集中涌入的前提下才可以达到。
如果将荣昌与之前的流量城市淄博、哈尔滨、天水做仔细比较,你就会发现,新形势下的流量城市走红的逻辑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在前一代网红城市中,网民是挺在前面的,通过分享体验感受的方式来引发裂变式的流量聚集,当地的党政主官则隐在幕后调度协调,最多只是文旅局长站上前台;在新一代网红城市中,党政主官直接站上前台,与网民直接面对面对话,通过事件营销的方式短时间内吸引流量的涌入,以听劝和接地气的方式做好游客的服务,进而引发更大规模的网友自发分享,形成巨大网络声浪。
有自媒体就直接指出,重庆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是一位网感很好的领导。
在新形势下,党政主官已经成为部分流量城市的主要塑造者。他们直接面对镜头,直面网友,引发关注,也备尝辛劳。
我以高洪波书记为例来分析一下塑造流量城市的一套新打法。

五一假期的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排队就餐的游客众多。 央视新闻 图
第一,抛出话题,将荣昌置身主流舆论场关注视野。
五一假期只是作为新晋网红城市荣昌迎来的流量最高峰,而关于荣昌的叙事早在今年年初就已展开。
主流舆论场关注荣昌、注意到高洪波书记不是因为“卤鹅哥”,而是源于今年年初的一次公开场合讲话。
在今年1月6日召开的荣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高洪波号召区内干部买新衣、下馆子,带头消费、带动消费。视频显示,高洪波有点动情地说道:“我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志,春节前去买一套新衣服,给家属也买一套新衣服,给小孩也买一套新衣服;我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志,周末都带着家人去吃顿饭,荣昌的人均消费60—100元,如果我们有1万人消费,一个礼拜就是100万,给我们个体工商户、小老板。”
在此次会议上,高洪波也喊话企业老板:“在企业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春节给员工多发点工资,多发点奖金。企业尽量开团拜会,把员工召集起来吃个团年饭。”
这则视频一经当地媒体发布和外地媒体广泛转发,高洪波书记及其领导下的荣昌立即进入主流舆论场的视野。更多的网民“第一次”通过视频“认识”了充满人文关怀的高洪波书记。
以后的“故事”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月27日,周鸿祎前往重庆荣昌,同荣昌“卤鹅哥”及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区委副书记、区长万容一同直播。
第二,化危为机,亲自下场化解舆情做好城市营销。
为荣昌跻身流量城市做出巨大贡献的“卤鹅哥”投喂网络大V周鸿祎失败,是一次巨大的网络危机。
网民意见也开始“分裂”:一派站“卤鹅哥”,认为周鸿祎的拒绝行为体现了一种精英的傲慢与草根的心酸;一派站周鸿祎,认为“卤鹅哥”的突兀介入将娱乐化内容强行植入正式场合,暴露了部分网红对正式场合礼仪的漠视。
无论是对“卤鹅哥”,还是对周鸿祎来说,巨大的网络质疑都接踵而至。之后,一系列修复双方各自网络形象的行动旋即展开。
4月27日,周鸿祎“打飞的”抵达重庆荣昌,“卤鹅哥”终于如愿以偿,不仅成功向周鸿祎递上荣昌卤鹅,还收获了对方的回赠。高洪波更是亲自下场,现场加入“投喂大军”,以地道美食款待远方来客。在荣昌感受到了热情的周鸿祎不禁调侃,“在这里吃饭不但不要钱,甚至都不用自己动手。”
宾主皆欢,危机也瞬间消除。

4月21日,区委书记高洪波,区委副书记、区长万容走入邮政荣昌分公司直播间,推销荣昌当地农产品。 荣昌微发布 图
第三,直面镜头,将个人形象自身言行变身为素材。
党政主官的个人形象与言行一经高度曝光,便有了个人IP的流量价值。
其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在社交媒体平台的高度关注之列,被拍摄、被传播,也被细致分析。
在党政主官直接参与的流量城市传播中,其形象与言行即为传播的最重要素材之一。各类账号即使为了自身流量的考虑,也会极大化充分利用好这些难得的传播素材,包装、放大、赋予情感、引发共鸣,所有的传播技巧和手段都会应用尽用。
在广泛传播的视频中,区委书记高洪波婉拒了市民赠送给他的特产,并叮嘱:“送给客人。”
区委副书记、区长万容在公共场合行走的情形也被记录下来,网民还仔细分析了区长略带疲惫的面容,并最终得出了结论:“万区长最近一段时间真的辛苦了。”
除了党政主官个人言行的放开拍摄,更多区属公共设施也参与到了政府形象的塑造之中。
假期内,区政府食堂开放接待四海游客,4天内接待54000人次,每天要砍800只卤鹅,“志愿者砍卤鹅虎口红肿起泡”。区政府大楼前的广场成为新晋热点打卡地,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党政主官是否愿意亲自下场参与流量城市的塑造,当然是个体选择。但是,领导个人IP和城市形象塑造深度绑定的时代已经到来,无可回避。
每一位领导都在经历时代的挑战。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