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右二)在教学生画画。王颖新摄

努尔比耶 热合曼在上课。图为谢依特小学提供

闫泽峰在和学生们做游戏。图为谢依特小学提供

高淑贤(左)在家访。图为谢依特小学提供

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带着学生们一起放风筝。图为谢依特小学提供

数据来源:共青团中央

5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指出:" 你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

谢依特小学是一所距离边境线 47 公里的村级小学,近 300 名学生多为柯尔克孜族护边员的子女。2022 年 8 月,学校成为克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当下,23 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正在这里支教。前不久,他们荣获了 2025 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本报记者采访了 4 名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听他们讲述在帕米尔高原贡献青春力量的故事。

——编 者

用生活场景讲数学题的志愿者高潮

" 认真讲好每一堂课 "

" 羊圈里原本有多少只羊,早晨放出去多少只,晚上又回来了多少只,现在羊圈里有多少只羊……这样的场景孩子们比较熟悉,掌握起来就比较轻松。" 如今的高潮,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侃侃而谈,然而两年前,她还是一个懵懂的大学生。

2023 年,高潮从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前,看到了西部计划的招募信息。" 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当老师吗?" 高潮有点犹豫。她小时候在乡村小学读书,因为老师少,很多课程都开展不起来," 想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我下定了决心。"

站上讲台,二年级的孩子们乖巧地端坐着,高潮的内心更加坚定:" 我先给自己定下个小目标,就是认真讲好每一堂课。"

对于一些不好理解的算数知识,高潮借用了当地的生活场景—— " 上车下车 " 问题从孩子们熟悉的 " 放羊数羊 " 讲起,教分数的原理先引入 " 分菜种地 " 的场景…… " 尽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高潮说。

" 老师,我们周末有不会写的作业,也可以来学校问您吗?" 有个孩子问高潮。

" 当然可以!" 高潮和其他队员商量后设立了 " 预约授课机制 ",让有需要的学生周末到校一起学习。高潮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二年级的数学平均分提升到 80 分,学校整体成绩排名上升到全市前十名。

反复打磨教案、上网跟学名师视频、向当地优秀教师求教……不知不觉中,这个懵懂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但我想,讲好一堂课,就是打开一扇门,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帮孩子们走得更稳更远。" 高潮说。

教孩子们背诗的志愿者努尔比耶 热合曼

" 带大家感受古诗魅力 "

" 你好,你是来找人的吗?" 看到记者,三年级的卓若白克 买买提吐尔地热情地打招呼。他的老师努尔比耶 热合曼笑着说,3 年前,孩子的普通话还不太好,经常自己着急得不行,却又表达不出来。

努尔比耶是新疆库尔勒人,2022 年从新疆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谢依特小学。" 刚来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我们买了很多故事书,其中有一些讲古诗的书,我翻了不知道多少遍。" 努尔比耶说,课余时间,她经常教孩子们背诗。" 起初孩子们觉得难,但是我从简单的教起,带大家感受古诗魅力。" 她说," 一些古诗朗朗上口,背后的小故事更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有一次,教高适的《别董大》时,有个孩子得知这是一首送别诗,紧张地问:" 老师,你要离开我们吗?" 努尔比耶愣了一下,笑着说:" 明年老师还来。"

其实,随着和学生们的相处时间越来越长,她发现孩子们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孩子们,已经续签了两次。

努尔比耶的付出也得到了孩子们和家长的认可。" 一次家访,有位家长送给我一条柯尔克孜族裙子,我后来给她带去了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丝绸。我们还相互教舞蹈,我教会了好几个学生跳麦西来甫,我也学了一点柯尔克孜族舞蹈的动作,回家还给家里人跳了一下。" 努尔比耶笑着说。

支教期间,努尔比耶考上了研究生、考上了事业编制,但最终都放弃了," 今年 7 月就到了 3 年最长服务期限了,再不舍也得离开了,但是会有更多的人来接替我…… "

关注孩子心理需求的志愿者闫泽峰

" 比给予更重要的是发现 "

闫泽峰说,自己不如女老师心细,但在孩子们心里,他是最知心的 " 大哥哥 "。

一个小姑娘说,有次在学校讲完作业,闫老师送她回家,发现她父母都不在家,家里只有酸奶和馕做晚餐,闫老师就带她出去 " 吃了顿大餐 "。

另一个男孩子说,有段时间同学总开他玩笑,惹他不高兴,闫老师就上了一堂以 " 如何与同学相处 " 为主题的班会课," 那几个同学后来跟我道歉了,现在我们都是好朋友。"

还有个小姑娘说,自己家里条件不好,闫老师买了本子和笔,但不直接送给她," 老师会因为我表现好而奖励我,理由都是些小事,我知道这是老师在关心我。"

…………

通过日常观察、定期家访,闫泽峰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需要。" 比给予更重要的是发现,你看,孩子们现在都很阳光自信,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闫泽峰说。

有一次,闫泽峰让学生们写下自己的心愿清单:笔、本子、字典、手套…… " 大家的心愿都很简单,甚至有个孩子写的是‘希望老师健康快乐’。" 闫泽峰说,他不忍心让孩子们失望。

在当地团委的帮助下,闫泽峰和队员们利用网络平台,联系公益组织,发起爱心捐赠活动。" 我们把心愿清单发给公益组织,很快,他们的礼物就跨越千山万水抵达了学校。" 闫泽峰说,活动每年一次,每个学生都有礼物," 想到护边员家庭的辛苦,就觉得我们做得还不够。"

闫泽峰说,牧忙时节,学校就成了 " 托儿所 ",家长们常带着馕来 " 托教 ":" 老师,让孩子跟着你们,我们很放心!"

带队研学的志愿者高淑贤

" 帮孩子们看到更远的世界 "

下课铃声响了,大部分孩子都飞奔出教室玩耍,迪丽扎达 吾肉孜阿力却坐在桌前,拿出英语课本,背起了单词。她的班主任高淑贤说,自从去年夏天参加了去北京的研学,迪丽扎达就像变了一个人," 她说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带父母去北京看看。"

高淑贤手机里有一张照片:学生们凑在一起,踩着凳子,看墙上贴着的地图。" 我在课上讲到了我的家乡,下课后他们就去地图上找。拍下这张照片时我就想,一定要帮孩子们看到更远的世界。" 高淑贤说。

拍下花灯,介绍传统节日;录下车站夜景,展现城市发展……每次回家往返的路上,高淑贤都拍下很多照片和视频,回来给学生们讲讲一路的见闻。

孩子们的梦想五花八门,有想当宇航员的,有想当作家的,还有想当舞蹈家的……高淑贤利用 AI 技术给每个孩子制作了 " 梦想职业照 ",让大家看到自己的 " 未来形象 ",迪丽扎达说:" 看到‘实现梦想’的自己,我觉得奋斗目标更清晰了。"

去年 8 月,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高淑贤的一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她和另外 3 名老师作为带队老师,带着 12 名学生去北京参加了研学活动。

努尔阿伊木 阿力马洪回忆起这次经历,至今还很激动:" 我真正地感受到了祖国是多么美丽,长城、故宫都让我很难忘。"

让迪丽扎达印象最深的是在北京大学看到很多正在学习的哥哥姐姐,"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

高淑贤说," 一开始,有人担心,把孩子交给刚毕业的大学生能行吗?我们用成绩给出了答案:我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