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外资机构迎来更多机遇。
全球主动型固收投资领域巨头PIMCO正在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凭借专业经验、规模优势及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
PIMCO由“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创建,1971年成立以来,主要为全球央行、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企业,基金会和捐赠基金以及全球个人投资者管理资产,在世界各地拥有24个办事处。截至2025年3月31日,PIMCO管理资产总值达到2.03万亿美元。
日前, 品浩(PIMCO)执行副总裁兼亚洲(日本除外)全球财富管理主管Marcio Bogoricin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中国推进金融开放的举措显著重塑了金融行业,为外国投资者和机构提供了更便捷的市场准入。品浩与中国机构客户合作并为其管理资产已达20年,中国市场始终是全球宏观分析和长期机遇评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界面新闻:品浩(PIMCO)是哪年进入中国,回顾下贵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以及如何展开业务布局的?
Marcio Bogoricin:中国是品浩(PIMCO)关键且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市场。从投资组合管理角度来看,中国市场始终是我们全球宏观分析和长期机遇评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中国为我们向全球客户创造价值提供了令人振奋的机遇。
品浩与中国机构客户合作并为其管理资产已达20年。2018年,我们在上海成立了外商独资企业(Whol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WFOE),并于2020年获得监管批准,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目前,我们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三只QDLP基金,并致力于引入更多旗舰策略以支持他们的投资需求。
除投资策略外,我们持续开发和甄选全球投教内容,助力客户提升认知。通过微信公众号上的“品浩学堂”专栏,我们分享债券、公开及私募信贷、另类投资等基础知识,旨在支持投资者实现终身学习并做出明智决策。
界面新闻:近年来,中国金融开放持续推进,在您看来中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成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贵司获得了哪些发展机遇和红利?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Marcio Bogoricin:近年来,中国推进金融开放的举措显著重塑了金融行业,为外国投资者和机构提供了更便捷的市场准入。银行业、保险业、资产管理等多个金融服务领域取消外资所有权限制等政策,催生了更具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这一转变不仅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也促使国内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并丰富服务供给。
这些改革的成效在外国机构对中国金融市场参与度的提升中显而易见—— 投资者可获得更强的金融产品流动性、及更高的多样性。
对品浩而言,金融开放创造了诸多机遇。我们推出了多样化的债券产品,并通过与更广泛的中国客户群体互动,深入了解境内投资者的需求。这使我们能够持续创新和优化产品,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推动金融产品多元化—— 这正体现了我们在核心固定收益、平衡型、收益型、信用及另类策略领域的专业优势。
作为管理资产规模近2万亿美元的全球领先主动型固定收益投资巨头,品浩致力于凭借专业经验、规模优势及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
界面新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您如何理解“高水平”一词?
Marcio Bogoricin:“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是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表述,彰显了中国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透明市场环境的决心。
这一发展方向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持续演进中的关键积极一步。它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在必要时确保政府进行适度监管。这些改革将为外资机构提供更广阔的运作空间与灵活性。
此外,这也体现了中国在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的同时,深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的意愿。这不仅涵盖外贸结构改革,还包括完善高质量合作机制。此类举措将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开辟更多渠道,推动国际资本更好地融入中国经济。
界面新闻: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您认为中国市场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点在哪里?
Marcio Bogoricin:中国在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坚信这一良好态势将持续。
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因素包括:首先,市场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不可或缺。打造高效的支付系统、先进的交易平台及可靠的结算流程等健全的金融基础设施,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基础。此外,推进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有助于构建更具活力的市场,从而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大湾区建设、“跨境理财通计划” 等举措,正是提升市场开放度与一体化水平的生动实践,为外国机构参与中国经济提供了便利。
最后,培育国内外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文化,能够进一步提升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鼓励合资企业、知识共享与技术交流,将产生互利共赢的协同效应,使各方参与者从中获益。
品浩致力于与金融同业及合作伙伴建立深度联系,积极分享全球专业经验,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市场吸引力,也能进一步提振外资金融机构的信心。
界面新闻:您认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不断扩大,外资金融机构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Marcio Bogoricin:在机遇方面,我们看到,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投资者为追求投资的稳定性与流动性,对投资组合多元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仅仅在五六年前,中国的高净值投资者还以每年获取两位数的回报率为目标,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市场。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放缓,投资者的预期已经改变。投资者越来越青睐那些能带来约6%至7%收益率的优质固定收益产品和平衡型产品。在当前市场波动的背景下,这样的收益率极具吸引力。此外,随着中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固定收益产品作为稳定回报的来源越来越受欢迎。
我们还看到,投资者对“60/40” 股债配置策略的兴趣与日俱增—— 这在中国是一个相当新的投资概念—— 因为投资者可以从股票的上涨潜力中获益,同时还能享受到固定收益产品带来的收益和稳定性。从历史上看,我们的研究表明,“60/40” 股债配置策略可以实现接近全球股票的回报率,但风险/ 波动性要低37%。
凭借强大的固定收益和多资产产品系列,品浩能够很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我们的资产配置投资方法充分利用了品浩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利用公司在全球资产类别和行业领域的全面专业知识,以及我们强大的量化分析能力,为客户寻找最佳的投资机会。
界面新闻:贵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是怎样的?外资金融机构该怎样避免同质化发展?
Marcio Bogoricin:我们在中国的发展战略着重于创新和本土化,以满足市场多样且不断变化的需求。外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专注于产品和服务创新来避免同质化发展,具体而言,即深入了解本地市场需求,整合全球专业知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业务策略。
品浩积极关注中国本地市场的发展变化。我们定期且及时地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使我们能够凭借数十年的全球投资经验和国际化视野进行动态的策略调整。这种方式确保了我们的策略不会局限于单一的投资风格,而是专注于构建能够带来持续收益的全球多元化投资组合,帮助投资者应对潜在的市场波动。
我们投资的灵活性提升了策略的质量,在各种市场环境下都能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这凸显了品浩产品的独特性以及我们主动型管理模式,证明了我们有能力有效地整合全球专业知识,以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