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指挥家亚当费舍尔是马勒音乐的权威诠释者,也被誉为用指挥棒“集邮”的全集狂人。

5月8日晚在东方艺术中心,75岁高龄、白发苍苍的费舍尔登台,执棒德国杜塞尔多夫交响乐团,一气呵成,献上80分钟的马勒《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有观众被薄如蚕丝的弦乐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位当代最具思辨精神的马勒诠释者,此前已宣布将减少2027年后的巡演计划,因而这台演出也更显珍贵。

演出现场

命运之锤下描写濒死过程

《第九交响曲》是马勒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作曲家最为个人的作品。

此曲创作于1909-1910年。在此之前,马勒先后经历了被迫离开维也纳歌剧院、大女儿因病猝逝、自己被诊断患有心脏病——“命运之锤”的三次重击,让他更加直面自己一直着迷的“生命与死亡”的主题。

由于心脏衰弱的缘故,马勒在最后的交响曲中充满了对步步逼近的死亡的暗示。尽管现实世界的接连打击不断,他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没有减退。

在《第九交响曲》中,马勒的音乐展现出无比丰沛的色彩,从极度喧闹的冲突与挣扎,到寂寥平静的舍得与释怀,如同一场对人世最为深沉而真挚的告别。

这部作品打破传统交响曲的布局,四个乐章采用“慢-舞曲-谐谑-慢”的环形结构。第四乐章长约25分钟,弦乐以圣咏般的旋律升腾,却被“刀刃动机”打断,最终渐趋沉寂,深刻表达了马勒对生命的眷恋和对死亡的思索。

“马勒的《第九交响曲》并非关于死亡,而是关于濒死的过程。”费舍尔说,死亡和濒死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终曲是一段漫长而持续的濒死过程的呈现,是生命的消逝。最后一部分,尤其是总谱的最后一页,对那种情境的描绘堪称完美,超越了文学或美术领域的任何其他刻画。”

“这是音乐史上最伟大、最激动人心的作品之一,听过这部作品之后,你将得到蜕变。对我们来说,这部作品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对乐团每一位音乐家的要求都极高。”费舍尔说。

演出现场

交响和歌剧双栖的指挥家

杜塞尔多夫交响乐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门德尔松、舒曼等音乐巨匠都曾与乐团有过合作。

乐团每年约演出250场,同时在杜塞尔多夫音乐厅、莱茵德意志歌剧院工作,还通过巡演将杜塞尔多夫这座文化之城的声誉传播至世界各地。

“从有记忆起,我就想成为指挥家。”费舍尔以对维也纳经典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精准诠释而闻名,由其指挥并录制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全集,堪称业界典范。

他也是当代最重要的歌剧指挥家,在拜罗伊特音乐节、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的演出总是备受瞩目。

自2015年起,费舍尔开始担任杜塞尔多夫交响乐团首席指挥。2024/2025乐季,他又收获了乐团的五年合约,双方将继续合作至2030年。

2020年3月,在费舍尔执棒下,杜塞尔多夫交响乐团完成了马勒交响曲全集的录制。其中,两张唱片获奖,《第一交响曲》获BBC音乐奖,《第三交响曲》获德国古典音乐大奖。

“费舍尔是一位极具魅力的艺术家。作为音乐会指挥家,他将歌剧领域的深耕转化为交响乐演绎的优势——这种特质在马勒系列作品的诠释实践中被证明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乐团艺术总监迈克尔贝克尔评价费舍尔,“在指挥台上,很少有人能完全不带任何丑闻,以人格魅力和音乐才华征服全世界的交响乐团。在杜塞尔多夫,费舍尔就是这样一个人,十年前他的出现曾轰动一时,现在再次续约也是如此。”

演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