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自2022年起,远景已连续第三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并在2024年成功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使用,提前一年达成RE100的承诺。目前正推进核心供应商100%绿电使用。”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董事长张雷在该公司《2025零碳行动报告》中指出。

5月8日,在2025年德国慕尼黑智慧能源展览会(The smarter E Europe)期间,远景集团发布了《2025零碳行动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宣布了上述目标达成的同时,披露了远景集团去年零碳方面的诸多进展。

去年,远景集团包括范围一与范围二的全年运营温室气体排放为7089吨二氧化碳当量,在碳排放基准为8.4万吨的情况下,通过提升能效、使用场内及场外可再生电力等有效举措,2024年实现碳减排约7.7万吨,占总排放基准的91%。

截至2024年底,远景已交付产品预计为全球避免约23.5亿吨碳排放。

远景集团将把自身定义为“零碳技术伙伴”,该公司旗下拥有主营风电、储能系统及绿氢的远景能源,电池公司远景动力,以及负责开发智能物联操作系统的远景智能等。

2019年,远景宣布加入全球RE100倡议,彼时是首个承诺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的中国大陆企业。当时,远景承诺,在2025年之前实现远景集团中国及全球工厂、研发中心全部使用绿色电力。

RE100是一项全球性的合作倡议,由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发起,以落实巴黎气候协定在本世纪内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远低于2度的目标。

加入RE100的公司,须承诺不晚于2050年全部使用绿电,每年要披露其用电数据和目标进展。

目前全球范围内,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可口可乐、台积电等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以及晶科能源(688223.SH)、隆基绿能(601012.SH)、阳光电源(300274.SZ)等中国企业,均加入了RE100。

根据远景集团的规划,其核心供应链100%使用绿电的目标预计将于2028年达成;2040年,该公司将实现净零碳排放。

界面新闻注意到,2023年,远景提出的是“2028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最新版《报告》中,该公司改为了“2028年实现核心供应链100%使用绿电”。

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绿电指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因相较于其他方式(如火力发电)所生产之电力,对于环境冲击影响较低。绿电的主要来源为太阳能、风力、生质能、地热等。

远景最新《报告》显示,去年远景核心供应商已全面接入远景方舟能碳管理系统,其中,18%核心供应商实现使用100%绿色电力供应远景产品。

如何让剩下82%的核心供应商完全使用绿电,将成为远景打造可持续供应链未来三年的主要努力方向。

对于远景集团来说,其核心供应商包括其主营业务的上下游。例如风电板块,涵盖叶片、发电机、轴承制造商等,储能业务产业链包括电池、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等。



“从战略上来说,远景和所有供应链企业在一条船上。”近日,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捷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孙捷认为,目前减排难度较大的主要是原材料部分,比如风机中碳排放最大的部分是钢铁及原材料。不过,随着钢铁、水泥一些基础材料行业也纳入了中国碳市场,相关企业有了更长足的动力去做减排、减碳工作。

对于如何达到2028年的目标,孙捷称,远景充分考虑了各家的状况、成本,没有激进地要求供应链企业脱碳、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电力,远景做了几年规划与拆解,是梯度提升的过程。

孙捷称,远景希望将自身较好的零碳实践输出给供应链,可为供应链企业提供相应的数字化工具跟踪、计算、做管理,希望授之以渔。

据远景ESG相关负责人介绍,远景目前在多个省份拥有售电牌照,可以帮助产业链获取更低价的清洁电力,也拥有绿证、综合能源等解决方案,服务供应链与合作方。

在今年的《报告》中,远景集团着重强调了AI、人工智能的作用。

官方资料显示,目前,远景已建立AI风机“感知-决策-执行-进化”闭环机制,可推动新能源装机容量与电网消纳能力实时匹配;远景储能推出交易智能体和构网智能体,推动储能与电力市场、电力系统的自主高效互动。此外,该公司拥有AI气象模型、功率预测模型、电价预测模型等。



远景在零碳方面另一大亮点是零碳产业园的建设。2022年,其携手鄂尔多斯市打造的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

远景集团在零碳方面另一大亮点是零碳产业园的建设。2022年,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即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

报告》显示,继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落地后,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第一阶段30万吨绿色氢氨首期工程已投产。此外,远景西班牙零碳氢能产业园将布局氢能装备工厂和绿氢产业链。远景还将陆续在乌兰察布、赤峰等地打造“算力绿洲”等零碳智算园区。

根据远景的规划,未来十年,该公司计划在全球合作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

“越接近2030年,零碳产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孙捷判断称。

孙捷同时表示,远景也一直在与国际各类机构就零碳相关内容保持紧密合作,比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电池法案、光伏碳足迹、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ISCC)等,合作机构包括必维集团、TV南德、TV莱茵、SGS等,希望可以在标准层面把在中国建立的一些零碳产业园、零碳工厂标准等推向全球。

“过去对碳的计算很多都是基于欧洲的或者是美国的标准,希望业内尽快建立起中国的一套数据库。”孙捷同时提出。